第60章 商途(1 / 2)
第二天一早,重锦取出韩离给的银票,在两个丫鬟面前扬了扬。
两个丫鬟一听有钱了,不知有多高兴。曾经秋思还想过,如果房子建好了她们交不出钱,重锦会不会把她们两个丫鬟卖了抵债,现在她终于不用因为寅吃卯粮担惊受怕了。
分享完喜事,重锦又拿出账册记了账,然后把银票锁好,带着两个丫鬟出了门。
钱有了,韩离也给她指了条路,剩下的事就得她自己来做了。
金陵城很大,到处都是地,买哪里的地是个难题。
这一次不同于挑建宅的地,她不能由着自己的心意来选,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赚最多的钱,她必须搞清楚哪里的地会升值最快。所以她必须要出门转转。
重锦今天出门算早的,只是没想到有人比她更早。
主仆三人来到大门口的时候,韩离的马车刚刚离开。如果她再早一点,他们就能碰上了。
韩离初到金陵,不论是货源、顾客、环境还是交往模式,无一不是新的,他需要花不少精力去熟悉这一切。另外,随着生意布局进展顺利,他也需要招揽更多的能人,优秀的人才意味着更多的钱财,他始终相信这一点,所以也总觉得求贤若渴。于此同时,打点和疏通各方的关系也是必不可少的,人心复杂,他在这方面还得小心应付周旋。最关键的是,沈家也还在留意着他的一举一动。
所以,诚如他昨夜跟重锦说的,他是真的很忙。
忙得没有功夫去承担起一份一生的责任。
重锦到了琴台街上,下了马车,在街中央站了一会。
四面八方的行人来来往往,商讨叫卖声喧闹纷杂,车马辚辚,带起一阵阵轻尘飞扬。大家行色匆匆,说到底,都是为了在这块土地上拥有一方立足之地,以期更长久、更安稳地度日。
她静静地感受了一下这种脚踩在地上的踏实感,耳边是韩离昨夜嘱咐的话,脑海里止不住地涌现上辈子客死异乡的惨状,她忽然间觉得,如果真的能守着一方土地,那会是一种厚重而亲切的安全感。
后来重锦来到街边一家面馆,为自己和两个丫鬟各点了一碗面。
等面的时候,她扫了一圈,发现这面馆不大,只十数张桌子,但半数多都坐了客人,眼下还不是饭时,想来到了饭时,生意还会更好。
面馆的主人很热情,一会就把热腾腾的面端上了桌。听他招呼的口音不是本地人,重锦顺势问:“店家不是金陵人,是打哪里过来的?”
店家点点头,“打岭南来的,来这一年多啦。”
“岭南气候宜人,为何要到金陵来呢?”
“在岭南住了半辈子了,也到金陵来瞧瞧。”店家乐呵呵道,“金陵的活计多,姑娘不看这一路的马车,好多都是那些茶商、丝商、陶商的,他们在金陵起了场子,要招好些人,这样我家中的妻女便也可以有些活计做。这日子长了,得的银子可比在家种地多多了。我们家乡有好多人都到金陵来了。”
重锦点点头,“那你这馆子可是你买下的还是赁的?”
“赁的。”
“租金如何?”
“一年来已是上涨了一成了。得亏是这生意也还旺。”
“如此岂不是你与这铺子的主人都可得益?”
店家笑笑,“姑娘说的是。如今是太平盛世,只这样大家都得益,是最好。”
重锦喝了口面汤,笑了笑,“说的是。店家打外地来,如今住在哪里?”
“城西。像我们这些外来的人,城东可住不起,自然只能住城西那边便宜的屋子。”
两人又再说了几句,那店家便忙去了。
金陵城地势东高西低,人们大都愿意居住在高处,尤其是像重家这样的世家勋贵,与此同时,围绕他们这些世家的衣食住行做买卖的人也多,是以东部比西部的人口要稠密,城东的土地因而寸土寸金,想找个空置的宅院都难。这些外来之人才会住在西边。
重锦望着店家忙碌的背影,喝了口面汤,脑子里琢磨着,东部的土地已是有限,住的大多是几十年不动的世家,随着人越来越多,东边的地价势必会持续上涨,只是不知道涨得有多快。
这东边的地不知该买不该买。
吃完了面,重锦也不走,只在面馆里坐着,支着下巴,看着大街上往来的行人。
这些人里有工,有农,有商,有本国人,也有他国人,不同发色不同口音的人混迹于此,各人有各人的目的,各人有各人的本领。
打远处就走来了几名胡国人,操着一口生硬的金陵话,驾轻就熟地入了面馆。外夷来到国内朝贡贸易,带来他们的地毯、药材、蓝靛、珠宝、香料,带走本国的丝绸、陶瓷、茶叶等等,所以金陵的人口又增加了一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