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暗示提点(2 / 2)
便也笑着佯装不知,继续说着。
“朝堂上一时响起两种声音,一是支持户部尚书之提议,开海禁与外通商,加高赋税。二是担心倭寇、海盗滋扰为患。且皇上当年下令海禁,正是为护一方百姓,免受抢掠骚扰。”
朝堂之上北战南匪,民生民计何其事多。可穆玄阳别的都不提,只提“海禁”一事,想来此事,最令皇上头疼,影响也甚大。
且朝堂之上即传出两种声音,皇上会以此事论策的机会,就会大大的增加。不过以大老爷对时局的把握,不可能不知道。
陆如雪有些不解,为何穆玄阳会着得提起此事。见陆如雪面露不解,穆玄阳便又多提了一句。
“朝堂考问按会试取名,依次做答。”这下陆如雪算是明白了,就算是大老爷猜中了皇上的心思,可父亲却只排在第四名。
依排名做答,前三人但凡有一人,见解与父亲同,那给皇上留下深刻印象的,就绝不会是父亲。
陆如雪在心中反复斟酌,这才开口,“皇上年迈,从每月邸报来看,政令时事,少了几分初立国时的激进,多以求稳为主。当初即是皇上下令海禁,那便不会再开。”
“可若一味的逢迎讨巧,标新立意不足,少了几分眼界,便也不会引起皇上注意。”
陆如雪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与穆玄阳相商。
而穆玄阳听的一脸兴奋,自己的女人竟然还有这般见识。贤圣有云,“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说的是女子不得干政。
可穆玄阳自幼便常见燕王夫妇,私下里商议朝政。久而久之,便也觉得,所谓“贤妻”,除孝义廉耻外,更应登雅堂琢璞玉。
所以见陆如雪才思敏捷,不输殿下大臣,朝堂肱骨。心中甚为欢喜。便闭口不言,只是倾听。想知道她还会有何真知灼见。
陆如雪一心检索脑中灵光,怕分神间便失了方向,所以并未发觉穆玄阳眼中的异彩。
“《汉书》曾有云,‘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说至此,陆如雪便已抓住转瞬灵光,目透华彩,脑海中有了完整的构想。一抓穆玄阳的手臂,神情间略有些激动。
“前几年进京时,我偶得一番邦粮种,于农庄试种数年,终有小成。”
“皇上当初即然禁海,断不会轻言解禁。可若一味迎合,更有趋炎附势揣度圣意之嫌。”
“不若另辟蹊径,建议仍以朝贡贸易为主,只禁民间私人通商。即可避免倭寇之患,又可利民生。”
“但于民有利之物,可放宽买卖禁制。比如这种番邦粮种,耐寒耐旱,种子可磨成粉渣,做饼粥食之。其桔棒磨碎后再附以马料豆,亦可做成草料。若能于卫所屯田推广,可解北境粮草短缺之困。”
陆如雪一时间兴奋,话说的有些语无论次,点不到重点。其实她所说的番邦粮种,就是现世的玉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