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威如雷霆(1 / 2)
大军演进行到第十八天,二十万大军非但没有因为长时间、高强度的军演而疲惫不堪,反而突然变得热血澎湃、激情万丈。
因为从今天开始,将由薛楚玉扮演游猎民族的“假想敌”,率领十万大军与薛绍作战!
薛楚玉是二十万大军公认的“第一猛将”,除了勇冠三军无人能敌的超强单兵战作武力,更让他享此虚荣的,是因为他超凡入圣的骑战之能。
薛绍认为,促使薛楚玉在这样年轻的年纪达到这样的高度,主要是因为他十六岁从军身经百战,后来又跟随最擅骑战的恶来程务挺学习了骑战战术。但是普天之下身经百战的人多了;程务挺带过的骑兵将士也不在少数。但万万人之中唯独出了薛楚玉这么一个可以称得上“超凡入圣”的年轻天才。
这绝对不是巧合。
薛绍认为,百战经历与刻苦学习或许起到了百分之九十九的作用,但恰好是剩下的百分之一,决定了薛楚玉能够与众不同并且超凡入圣。
顶-点-小说 这百分之一,就是他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天赋!
薛楚玉,是真正的战神之子!
在所有的将士心目当中,薛楚玉是如今大唐最为典型的“勇战派”代表,或者说勇战派领军人物也不为过。由他来率领精锐骑兵扮演以骑兵战术见长的游牧民族假想敌,再理想不过。
而薛绍则是卫公兵法的继承者,是继裴公之后的新一代“谋战派”嫡系传人。与此同时,薛绍与薛楚玉还是形影不离、知心知己的同族兄弟。就连先帝都曾将二人唤为左右近将并同赐上元御刀,从此使他二人在军队里有了“太乙、天官”的雅号。
在将士们的心目中,薛绍与薛楚玉就如同一母同胞、同时降生的“双子将星”。
现在,将由他二人领军对战较分高下,怎能不让二十万将士满怀激情的热切期待?
不仅如此,邙山的大军演已经吸引到了洛阳所有人的注目。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平民百姓,都在对“双子将星”的对决津津乐道翘首以待。相比之下,人们更倾向于相信薛楚玉能够取胜。
因为薛楚玉麾下的骑兵战斗力实在太强,而且他并非有勇无谋之辈,他对薛绍的了解也远胜所有人。相比之下,薛绍的优势实在少得可怜,也就只有依凭工事防御的地理优势可以依赖。但是薛楚玉并不是真正的异族人,他对这一带的地形了如指掌,这又进一步的削弱了薛绍的优势。
对决开始后的七天之内,事实也恰如大众预料和期待的那样,薛楚玉三路骑兵连破薛绍七道防线,势如破竹接连大胜。他亲率跳荡精锐骑兵率先突阵,另有两员猛将独孤祎之与沙咤忠义做为他的副手,各率一路骑兵从两翼包抄。薛绍布下的十几处防线因为往来增兵与彼此救援而疲于奔命。但是薛楚玉并未一味的盲目猛攻,他率领的骑兵就像是嗅觉灵敏而狡诈多变的狼群,非常擅长避开薛绍的精锐主力和预先设下的埋伏圈,专挑防备薄弱的软肋进攻,专门攻打兵力稀薄的防御工事。
勇战派的猛将用薛绍擅长的“诡战”之法,打了薛绍一个灰头土脸。
这一局面,在朝廷之上都引起了热议。文武百官对薛楚玉大加赞赏,当然也有人对薛绍的能力提出了一些质疑——既然薛楚玉如此强悍,还要薛绍何用呢?
但是从第八天开始,局面就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薛楚玉因为连战连胜,占领了很多的营盘与军事要塞,不得不分派兵力去把守这些地方。否则,非但是胜果无以保持,还有可能被切断归路落得一个孤军深入的危险境地。
渐渐的,薛楚玉麾下的兵力被分得稀薄了。以往强势无匹形如“三叉戟”的三股骑兵,渐渐因为战线拉长、精锐力量被分散而锋芒弱去。
与此同时,薛楚玉还发现了一个最让他不安的事情——薛绍,不见了!
薛楚玉俘虏了很多“敌军”将士,其中有他非常熟悉的郭元振。虽然没有用上严刑拷打但薛楚玉也算是费尽心思的审问了他们,但是郭元振也是一问三不知。
薛楚玉太了解郭元振了,他看得出来郭元振真不装的——现在别说是敌军,就连自己人都不知道,主帅去了哪里。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之前薛楚玉的胜利,一多半要归功于他对薛绍本人和邙山地理、军事布防的了解。现在,敌方堂堂的主帅薛绍,居然在临战之时不见了!
这让薛楚玉,极度的不安。
他想尽了一切可以预防薛绍偷袭的法子,比如放弃一些营盘用来集中优势兵力,加派兵力固防粮草屯集之地,同时自己的身边也加派了百余名精锐做为贴身侍卫日夜守护以防行刺。
这些,全都是薛楚玉针对薛绍的“诡战”习性做出的周密安排。
薛楚玉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薛绍仍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几乎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薛楚玉和他的麾下将士更加狐疑和紧张,他们不得不停止了进攻,转而投入了严密的防守。
这可就让朝野上下的文武百官和民平百姓这些围观群众看不懂了,节节胜利的薛楚玉,怎么反而变得畏首畏尾止步不前了呢?甚至于他在主动放弃一些战果,并有了退于防守的态势?
这太不合理了!
双子将星的对决,由此进入到了一个吊足他人胃口的神秘境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