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带死不关伤(1 / 2)
顾家母女带着扶苏又赶了数日路程,返回长安。家中父子三人知晓了她们即将进城,顾清风早早骑马去城门口等候她们的马车,顾清玄与顾清桓商议着明日入春闱之事,先去试场周围走了一遭熟悉环境,赶在她们到家之前回来了。
不出顾清玄所想,原本不屑于投公卷请礼部之人保荐的顾清桓,在看到其他学子纷纷找门路投行卷时,也有些急了。他一直留心着,找了个适当的关口跟顾清桓谈了一番,劝他作了文章,给礼部尚书董烨宏送去,正式拜作他的门生,请他在试后保荐,加上应考文章早不在话下,这登榜得功名于顾清桓而言已有十成把握。
顾清玄宽解顾清桓:“清桓,为父知道你不屑于靠公卷得功名,事到如今你心里还是不很乐意对嘛?”
顾清桓道:“是……我总觉得,这样无异于舞弊……礼部还好,毕竟由皇上直察,不敢胡来,可那些给其他大官皇族投行卷的,有多少不是作假文章以金银求保荐,如此实在不公!败坏仕子风气!前一段日子竟有人拿重金来求我给他们代笔写行卷文章,真是岂有此理!真不明白这试前投卷试后保荐于选才何益!”
见他如此义愤填膺,顾清玄笑道:“我儿莫急,这投卷举才本是有大益的,仕子们试前投卷,官员为之作保,试后考卷一出,以两卷学问综合考评学子取仕,这不但能为朝廷选得真正有才之士,也是对官员的一项考核,官员举得良才也能证明自身有才能,若举的是庸才,倒霉的还是自己,先皇如此设计,何说无益?只是到了这几年,随着官治松散科考不严,歪风就开始吹了……”
“我记得几年前就有许多考生上门来给父亲投行卷,其中不乏有才之士,为何父亲从不为人保荐呢?父亲从不收门生,按理说,多举才在朝堂培植自己的势力不是更好?”
顾清玄讳莫如深地摇摇头:“不,你要知道,什么事都有好坏两面,大功大利都是双刃剑,我不收门生,就是不想自找麻烦。”
“父亲是早料到这种考制会有今日之歪风?”
“谁人不能料到?只是我比较谨慎罢了。”他道。
“父亲当年考科举时,不还没有投卷这一回事嘛?可见考制数十年一变,这投卷入试也长久不了!”顾清桓拂袖道。
顾清玄看看他,道:“好啊,你有此远见最好,如果当真看不得这种歪风,你去废除不就好了,就看你能不能入朝为官了,父亲就等着看你在朝堂上大展拳脚整肃官治!”
顾清桓也大笑起来,后来一想:“诶父亲,这投卷应考是先皇一人主张吗?还是有人倡议?”
顾清玄回道:“自是有人倡议。”
“谁?”
“当今相国,当年的吏部尚书卢远植。”
“啊?那又是何人给他出的主意?”
“我。”
顾清桓讶然失语,还想再问,就听到管家远远地招呼:“大人!大少爷!夫人和小姐回来了!”
父子俩立即快步走向前院,正遇上沈岚熙她们进府,顾清风也围在她们身旁。
顾清玄先仔细打量了顾清宁一眼,又上前去搀扶沈岚熙,一家人重聚大喜是自然。顾清宁向家人介绍了扶苏,说她是她们在洛阳城收留的孤苦哑女,以后就作她的贴身侍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