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 全线突破(1 / 2)

加入书签

2世纪英国著名的军事学家利德尔o哈特的著作《战争:间接战略》提出了一个军事的战略方针,那就是战争不是寻求正面决战,而是要尽量削弱敌人的抵抗能力,破坏其稳定性,创造有利的战略态势,从而以最小的军事消耗和最低限度的损失使敌人屈服。

为了实现这种战略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走“间接路线”,即在作战中尽可能避免与敌人作直接硬碰硬,而是采取各种巧妙的方法,力求出其不意地打击和震撼敌人,使之惊慌、动摇,并在心理上和物理上丧失平衡。目的是敌人自动崩溃,或可以被轻易击溃。

手段上主要是避免向坚固阵地作正面突击,尽量从翼侧迂回以猛击敌要害地点;作战计划具有灵活性,根据情况随时变更部署;实施兵力、兵器的广泛机动;采取欺骗和迷惑敌人的方法,诱使敌人在兵力部署和作战行动上犯错误;威胁敌补给系统和交通线等。

可以说哈特的这种简洁路线战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二十世纪乃至之后西方战争的军事指挥。

只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完全有资格冷嘲热讽,因为这种思维我们的老祖宗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来了,先不谈不战屈人之兵这样高端的战略,上兵伐谋四个字其实已经很能够概括哈特这些啰里八嗦的文字了。

从pLa全军到齐一鸣的红警军团,其实都秉持传统的上兵伐谋的策略,说的洋气点就是间接战略。即使齐一鸣手握重兵二百万,他也不是瞎打仗的人。局部战场上虽然不是由他指挥,但基层的红警军官们用兵也算是细腻。

乌法战役的主要负责指挥官为一名红警中将费歆,说起这名红警中将也是有来头的。他其实不是正统的红警出身,而是从《命令与征服:将军》里“穿越”过来的。齐一鸣不久之前解锁了这个科技,获得了四名带星的将军。这些将军果真在带兵的时候都有战力的加成,所部军队的战力会直接提升一个星级

不过四个将军的等级各有不同,只有费歆是中将级,其他三人都是少将。这军衔的区别主要是体现在为不同规模的部队战力的加成上,费歆可以给一整个方面军加成一星的战力,而其他三人只能加成到一个集团军上。

齐一鸣还任命了一名叫康达汉的少将为红警第一集团军的军团长,原本以为两厢加成可以把红警第一师加成到五星级的部队,但是最终红警第一师只加成到了四星半。不过这也是强大到让人眼瞎的水平了。

还别说,这专业的带兵将领拉出来个个都是名将级,往常齐一鸣手下的那些红警军团长、师长之类的,齐一鸣觉得他们带兵中规中矩,也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你怎么要求他们怎么上,但来自《将军》的四位,红警将官明显打起仗来跟这些将领不在一个档次。

在费歆这位“步兵专精”的将领指挥下,中路方面军的攻势如水银泻地一般流畅,他极为重视空地配合和攻势转换节奏,往往发现敌军后,立即就是一波空中打击,待空中打击结束,苏俄军尚未站住脚缓过劲来的时候,他往往又从不同方向把这一股敌军给包围起来,发动围攻。

即便是地面部队的围攻,他打得也十分有层次感,让齐一鸣颇为受益。例如,一个团级规模的苏俄军机械化步兵暴露在了红警军团的攻击范围中,挨过一轮空袭后,先是右翼的机步营发动攻势。这种攻势往往是由营属的机动炮兵部队以直射火力进行袭扰,打过一轮后立即脱离;然后从左翼又是一个红警机步营穿插上来,几乎用同样的方法再蹂躏苏俄军一遍。

这样轮番几次之后,不知道又从哪里再钻出来一个红警坦克营,直接凿穿这个已经濒临崩溃的苏俄军步兵团,基本上再坚韧的部队也要被打个全歼。

整个乌法战役的战场上鲜有见到上师级规模、超过万人的战斗,基本上都是以营团为单位的交锋,十分零散但打得又十分犀利。等到苏俄一边的指挥官意识到不能这样打的时候,他们已经发现无兵可用,而费歆又将本方的部队收拢起来,分成两路,从中路再把之前没有发动攻势的第9集团军给推上去,苏俄军根本抵挡不住,立即就被击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