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2 / 2)
事实上,他对自己的表现也颇有些不满,比如在劝阻萨拉时的那句叫声,此刻在屏幕外面看来,尤其还是经过《飞行家》的彻底投入式表演,在演技上进一步有所感悟之后,他觉得自己这里明显应该让感情再汹涌一些。
好吧,不管是他还是娜塔莉,都才20出头,娜塔莉没有当过母亲,他也没目睹过这种极端事件,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无论如何,这一个****让观众们宣泄了在之前几十分钟里积累起来的,却因为节奏缓慢,起伏不足而无法宣泄的情绪。
虽然这里是悲剧,但就像有人被抑郁症困扰了许久之后,大笑或者大哭都能让他放松,感情就像水坝,水满之后就要得到释放,不管用什么手段。
不过这也造成在最后时分,英曼在终于见到艾达后,随即和保安队起了冲突,英曼最终死在艾达怀里的结局到来时,感染力不足。
虽然历尽千辛万苦从战场回到恋人身边,却很快死在她身边的确是一件悲惨的时候,但和失去孩子的母亲比起来,却又没法相比。
虽然如此,当真正的结局到来时,艾达带着当时一发中弹后的女儿,和露比一家人艰难而愉快的生活下去后,那充满希望的感觉,有了前面两场悲剧做对比,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所以,当电影结束后,全场还是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当然,遗憾还是有的,如果将萨拉的孩子死亡放在中段的话,节奏无疑会更好一些,观众有了足够的时间来接受一个悲剧后,第二个悲剧的到来也就会更震撼一点,而两场悲剧也就更能烘托出主题。
而《华盛顿邮报》就是这么看的:“明格拉的新作《冷山》依然保持着鲜明的个人特色,可以当做明信片的画面,以及拖沓冗长的让人想要昏昏欲睡的情节,好吧,至少前半截是这样。
不过在后面,他大概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两场悲剧让整部电影剧烈起伏的同时,也显得分外沉重,特别是单身母亲萨拉因为孩子的死亡而自杀,具有的冲击力是想象不到的。
尽管这冲淡了男主角之死所带来的震撼,却让整部电影变得更有起伏,如果这个情节放在电影中段,效果可能更好。
无论如何,电影虽然有着不小的问题,但明格拉总算没有让查尔斯?弗雷泽的小说蒙尘。”
不过《综艺》又是另一种看法:“明格拉野心勃勃的想要将《冷山》制作成一部鸿篇巨制,不惜砸下重金远赴欧洲取景,但这是一场失败的尝试,他并没有好好反思在以前的作品中所暴露出来的缺点,而且还变本加厉的嫌疑。
是的,单从画面来说,这依然是一部精美的电影,明格拉用细腻的手法,将光荣、责任、忠诚这些严肃抽象的主题依托在飞舞的弹片和人物生活化的对白中,一点点还原出动荡不安的北美十九世纪风俗画,人性中的丑恶和美好交替出现,在这画卷上交织在一起。
然而,这或许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电影,但更适合在专门的艺术电影院中播放,而不是大张旗鼓的上映,过于的细腻只会让人感到矫情和厌烦。
如果不是后半截稍微有所改变,萨拉在巨绝望中的自杀让人心生同情,这部电影毫无疑问会彻底的让人昏昏欲睡。”
说到底还是那句话,《冷山》的节奏过于缓慢,以至于各大媒体给的分都不高,五分制大多都在3分到4分之间,十分制的倒是有8分,但不是很多。
至于演员的评价,很多人都给了肖恩和瑞切尔高分,娜塔莉出场时间虽然短,不过因为萨拉的悲惨情节加分许多,她也的确演的很出色,所以评价也很高,只有妮可,被评为中规中矩。
“罗杰是正确的,肖恩在电影中完全看不出年龄,无论是他在银幕中是忧郁而担心的注视自己的****,悲伤或痛苦的在战壕里挣扎,还是奋不顾身的想要回家,你都不会将他和23岁联系起来——确切的说,在拍摄时他才22岁。最典型的一幕莫过于,英曼和艾达相遇时,没能认出对方的艾达让他离开,转身时镜头的特写中,他身上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沧桑感一点都做不了假。
同样精彩的还有瑞切尔?薇姿,在《冷山》之前,所有人对她的印象都是《盗墓迷城》中那个充满书卷气的伊芙琳,所以当显得粗野和缺乏教养,但同时又操着南方口音而且口直心快的她出现在银幕上时,很多人都没反应过来。更难得的是,她始终保持着这种状态,始终将南方乡下姑娘那种大大咧咧和热情善良表现了出来,谁也无法将她和伊芙琳联系起来。
除此之外,娜塔莉?波特曼的表现也让人眼前一亮,虽然只有十多分钟的戏份,但萨拉这个角色无疑是整部电影中最悲情最悲惨的,而她将这份悲情诠释得入木三分。只有妮可,大概是角色的性格束缚住了她,需要让她保持更多的内敛,于是在这三个角色的对比下,除了少数几个亮点,其他方面都很平庸。”——《好莱坞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