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节 武县试(一)(1 / 2)
武科县试的前四场没有放在县学学宫考,因为要考骑射,射箭、武技和气力的考试都放在县城东门外的校场上。于是,这武科的县试也就成了县里百姓如逢节庆社戏般的盛会。
整个县里大门小户的人,只要有闲暇的,都会汇聚在这校场四周看个热闹。二十五的一大早,各路商贩们就在东门和校场之间开始了摆摊叫卖,各种小吃、瓜果、糖人、风车……,琳琅满目。
校场的点将台上,也扎起了一座芦棚,县令刘元白在辰时初刻就乘轿来到了这里。县教喻和教授们则和作保的廪生环立在点将台的四周,他们负责验明各个考生的身份。
武科考试不象文科,要防止夹带。箭有没有中靶,弓有没有拉开,号石有没有举起来,这些都在众目睽睽之下,就是想作弊也做不来。唯一要防止的,就是有人冒名替考。
章旻青他们来得更早,在卯时初刻,日出天亮,刚开城门,他们就出城来到校场等候了。
刘元白一到,便是开始唱名点卯,负责应卯的却不是考生本人。县教喻没念到一个名字,被念到名字的考生就要上前,由作保的廪生确认无误后,高声喊“到”。
这是防冒名替考最狠辣的措施,一旦被发现考生是冒名替考的,应卯的作保廪生,不但要被革去生员资格,还会被判罪流放。
事实上,来参加武科考试的,基本上来自两个地方,观海卫和龙山所。只有很少几个,是当地一些习武世家的子弟,所以考生们相互间也都大体都认识。
这种情况下,想要作弊也很难。象这样的武科考试,除了写策论大家没数之外,箭术高低,气力大小,大多数人都是知根知底。
对他们这些人来说,敢来参加考试,这校场上的四场考试,都是有把握的。若是不幸被淘汰,那也是偶然性的发挥失误造成的。
武科考试不象文科,同样的文章,有的考官读了认为好,有的考官读了认为差,评判之际,多数取决于考官的好恶。但武科所有的标准都是公开的,达到什么标准是合格,达到什么标准是优秀,全都一目了然。
这才有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么个说法。因为武科考试是有具体的量化指标的,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于是带来的另一种结果,就是这校场的四场考试,成了考生炫技的场所。炫技的目的,是要给主考官留下一个好印象,以便在最后一场策论考试时,即便文章不好,也借着这个好印象网开一面,放自己过关。
当点到章旻青时,作保的廪生应到之后,教谕的名字却没念下去,而是招了招手,让章旻青走到前面来。
“你上来,县尊有话问你。”
走上点将台,进了芦棚,却见刘元白正笑眯眯的看着他。
“学生拜见老师。”
章旻青躬身对刘元白行礼道,自从被刘元白点了县试案首,他就是名正言顺的刘元白的学生了。
“不必多礼。昨天求如先生来县衙看望为师,说起了你。据求如先生所言,你的武艺也是相当出众。为师问你,有没有想过再夺一个案首?”
刘元白这话虽然不无偏袒作弊的嫌疑,但章旻青觉得出了刘元白的关切之意。
“学生昨天本应随着求如先生一起去拜见老师的,却因琐事羁绊,未能成行。老师厚爱,只是据学生所知,这次来考试的考生中,不乏武技佼佼者,学生不敢言必能夺魁。”
正如之前所说,来考试的人,相互大多认识,手上有几斤几两,也都知道个大概。加上临场发挥的好坏,还真没人敢说自己就能稳夺第一。
章旻青先扯别的,就是一方面分散点刘元白的注意力,让后面的婉拒不至于惹恼刘元白。
“昨天没来看我是应有之举,要避嫌么。我已经做了安排,四场五项比试,都将你排在了最后一位。你只需要在四场五项比试中夺得三项头名,嗯,至少也要两项,我觉得再夺个案首就没什么问题。最后那场策论,以你的文才,他们这些人怕是难望你的项背的。”
刘元白的话,让章旻青心里暗自撇嘴。避嫌?昨天不去县衙是要避嫌。可你今天在这众目睽睽之下,把我招进这芦棚就不需要避嫌了?
可刘元白后面的话,又让他避无可避。刘元白这样的特意安排,虽然不违规,但已经带有作弊的色彩了。这时候章旻青再要拒绝,就是有点不识抬举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