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无礼寸步难行(2 / 2)

加入书签

但是要想做成远达张老板这样的摊子,除了入行早外,就得比别人更摸得清门道。

江羽和经过了二十天的练手期,基本谙熟中小餐饮的门路。

中小餐馆优势在于财务现结,可能源自时代气息的关系,在人们心中的普世价值是欠债还钱,欠钱的还是会把自己摆在孙子的位置上,这可是解决了江羽和最大的顾虑。

江羽和粗略盘算一下,到十一月二十号发工资时,保守估计应该能出十五件货,一件36,那应该有540的提成,这还不算这周铺出去的八件货,乐观点估计,十二月二十号,也就是圣诞节前,拿到的提成可能过两千。对于普通初中生来说,这将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有优点就有缺点,中小餐馆消费力决定了商品的流通速度和销货量,这么说吧,一家类似于四海酒楼的饭店月理性销量大概是湘南会馆或者兰贵和大饭店的八分之一到六分之一,而湘南会馆和兰贵和属于滨江餐饮业第二梯队的水平,它们又比新滨江和滨江花园大酒店逊色不少,简而言之,四海酒楼一个月的走货量,在滨江花园也许只需三天,这点就是中小餐饮与大型餐饮的最大不同。

就像九十年代初一句广告词,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喝娃哈哈真遗憾一样,如果想做酒水市场,打不开新滨江大饭店或者滨江花园这样顶尖的餐饮龙头,着实成不了气候。

新滨江的情况比较复杂,江羽和决定暂时不碰,首选目标很明确,滨江花园大酒店。

不过让江羽和倍受打击的是连续蹲点两晚上连个主事的人影也逮不着,大饭店却有大饭店的范,陌拜的老套路行不通了。

好在昨晚在兰贵和送货的时候和餐饮一部的主管张力聊天,提起滨江花园,张力说他嫂子在滨江财务室工作,不知道能不能帮上忙,之后又零零碎碎聊了其他,最后安排江羽和隔天下午去见见他嫂子姚艳红。

出了兰贵和江羽和揣着口袋里的二百一十六元货款,以他两世为人的心境也有压制不住的兴奋。

这跟二百一十六元没有丝毫关系,他的兴奋来自于成就感的爆棚。

后世有句话江羽和也记不清是谁说的——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在这个人情世故无法规避的现实,敲开一扇门最好的途径莫过于礼。

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

江羽和再次确认战术和逻辑的正确性,并将大行其道下去。

江羽和原计划叫张力和姚艳红吃顿饭,边吃边谈,可能是碍于工作的敏感,姚艳红婉拒了邀请,说有什么事在外面见个面说说就行,不用麻烦。

这会没有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谈事总不好站在马路上吧。

好在江羽和在万安路上一处闹中取静的地方找到家茶馆。九六年滨江整体经济差强人意,多数人还处于活着的阶段,而不是生活,怎可能有那个闲情逸致品茗?

所以江羽和看见高雅茶社这个装逼牌匾时,也有些意外。老板是一个满面沧桑,文青味十足的中年人,若不是一屋子书画撑着体面,怎能与高雅搭边。

江羽和算是明白了,这里与其称茶社,还不如叫个书画坊,二十几平米个店面,三面墙上挂着字画,就进门地方放了一个圆形茶几,三把藤椅,茶几上连个茶台也没,江羽和四顾,试图寻找摆茶的陈列架,最后愕然发现储茶之地原来就一个五十厘米高的塑料架,跟后世鞋架几乎一样。

老板也挺拽,跟他的鞋架一个尿性,典型的文人骚客,一听江羽和来意,老板直接让他选一副字。

江羽和就纳闷了,喝茶还送字?老板翻了他一眼,说头次来吧,江羽和点头。老板放下手中毛笔,随意抽了副字,要五十。

江羽和秒懂,这货打着开茶馆的旗号其实是卖字。

一打听这老板是滨江书法协会的,本名高雅,和赵柯老爸还认识。

也算半个熟人了,高老板也不好意思,说不要钱,白送给江羽和。

这年头混口饭不容易,江羽和如数给了他五十,也让他配合一下,正好把字送给姚艳红,算算投报比,居然比吃顿饭省钱。

江羽和骨子里还是有点文艺追求,喜欢文人的尿性,预订好了位置,哼着出卖我的爱,背着我离开,去找张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