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招聘会(1 / 2)

加入书签

长假刚刚结束,前往南华大学来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就来了。

学校对这样的招聘会是非常重视的,安排专人负责场地和接待等事宜。

大学生并轨制改革开始于1995年,最初并轨制改革,提升的是大学的收费,从当初低廉的学费,涨到了每学年两千到三千元左右,从1997年开始,大学生逐渐开始不包分配,这也有一个过程,首先是中专生不包分配,接着是大专生不包分配,最后本科毕业生不包分配,到最后硕士生和博士生全部都不包分配,实行自主择业。

大学生并轨制改革彻底完成是2005年。

在这之前,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参加工作相对容易一些,机关事业单位进入重点高校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时候,会给与很多的优惠,毕业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需要参加考试,但这种考试与十多年之后的公务员考试有很大的不同,几乎都是机关事业自行组织考试,而不是国家的统一考试,考题简单,对象明确,至于说说硕士生和博士生,毕业之后还是可以直接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

当然并轨制改革的不彻底,也带来了很多权力的效应,不要说重点大学,就算是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只要有不一般的关系,同样能够进入好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

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区别也很大,有权力有钱的单位,与那些清水衙门有着很大的不同,谁都想着进入有权有钱的单位,不愿意到那些被人看不上的单位,就算是大学生之间也有这样的比较,譬如说南华大学的毕业生,与某些农业大学的毕业生,就有很大的不同,南华大学的毕业生受到了推崇,而某些农业大学的毕业生,走路都是低着头的。

前来南华大学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不少,但最多的还是企业,包括很多名气不错的国有企业。

南华大学最为吃香的专业是计算机、法律、经济、金融和新闻等专业。

这个时候的法律专业,远不是十多年之后饱和的状态,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都很清楚,南华大学法律专业的毕业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机关单位的工作。

不过前来南华大学招聘应届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的单位,绝大部分都是南华市以及南华市下属的区县等机关事业单位,省直部门的很少。

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招聘的人不是很多,每个单位需要的也就是一个到两个人,而且目标都是很明确的,譬如说南华市中级法院到南华大学来招聘,也就是招聘两人,其中沈亚玲是稳妥的人选之一,另外一人就不知道是谁了。

教育部门和企业招聘的人员数量不少,可惜愿意去教书和进入企业的应届毕业生不多。

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的招聘倒是简单很多,可惜那些硕士和博士,眼光要高很多,南华市市直单位,条件好他们才会去,区县的部门他们压根不会看,至于说企业,除非是大型的国有企业,其余的免谈,更多的硕士和博士,选择到一线城市去就业,譬如说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地。

结束实习的大四学生,回到学校之后,几乎没有来得及喘气,就要到招聘会上面去联系单位,明确毕业之后的工作了。

廖凡民和贾天星两人是比较超脱的,包括沈亚玲也是超脱的。

秦玉华已经告诉廖凡民,毕业之后工作的事情有眉目了,廖凡民完全相信,至于说在哪个省直单位,他还不敢肯定,也不方便打听,老爸廖泽熙也打来了电话,告诉廖凡民工作的事情办的差不多了,肯定是省直单位,只是具体什么单位还没有明确下来,至于说贾天星,压根就不会留在南华市,拿到毕业证之后,就会直接到北京去,西直门桥的那块地公司已经拿到了,最多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就要开工建设,贾天星回到公司,会直接负责这一块的事情。

马艳红同样是超脱的,她已经决定回到老家工作,马艳红的老家是某省的地级市,经济条件不错,马艳红会直接进入当地的报社工作,事业编制,工资待遇还不错。

王智就不一样了,必须在本次为期三天的招聘会上面,落实好工作单位。

廖凡民和贾天星陪着王智,一次次的到各单位设立的咨询点去。

一天时间下来,手中的白纸上面,已经写了好多字,大都是机关事业单位招聘的具体要求。

廖凡民、贾天星和王智的脸色都不是很好,严格说起来他们有些愤怒。

“老大,那些招聘的单位什么意思啊,牛皮哄哄的,一会说要硕士生,一会说要博士生,一会说本科生需要有实践经验,简直就是放屁,大学都还没有毕业,哪里来的实践经验,我看这就是刁难,难道学校领导看着这些也不管吗。”

“贾天星,不用对着我们说这些,好一点的单位,招聘的人员都是固定的,也就是走走过场,你以为他们真的是来择优录取的啊。”

“贾天星,老大说的是,我也算是看明白了,好的单位根本进不去,明天我去看看国有企业怎么样。。。”

廖凡民扭头看了看王智。

“王智,你想当老师吗,我看市里的几所高中,招聘的缺口还是很大的,你去应聘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王智连连摆手。

“我可不想当老师,没有意思。”

“老大,当老师真的没有意思,还不如自主创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