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步兵之王(1 / 2)
第一百二十六章 步兵之王
炮击来得既迅速,又猛烈。
电磁炮炮弹的弹道与传统火炮完全不一样,打击远处目标时,电磁炮的开火仰角在60度到85度之间,仰角越大、射程越远。
直径155毫米(与传统火炮的口径完全无关)、重达185千克的炮弹以每秒2200米的速度(大约6.5马赫)飞出“炮口”,到达125千米的“弹道顶点”后,进入“中段滑翔弹道”,由卫星导航系统与激光陀螺仪组成的“弹道修正系统”开始工作,控制位于弹体气动中心(与重心重合)四周的72具“微型航向修正火箭发动机”,依照预先设定的弹道数据自行调整炮弹的飞行弹道。
因为占全射程75%以上的“中段弹道”在空气非常稀薄的外层空间,所以炮弹的射程才能达到惊人的185千米。包括“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上的电热化学炮在内,所有超远射程火炮都尽量提高中段弹道高度,减少炮弹在大气层底部的飞行距离。
距离目标40到45千米时,炮弹开始俯冲,进入“末段弹道”。如果是普通炮弹(实际上仍然是制导炮弹,只是没有末端制导系统),仍然由“弹道修正系统”控制末段弹道;如果是制导炮弹,则由引导系统与控制系统修正飞行弹道。
dp-1a使用普通炮弹的圆概率偏差半径为射程的五万分之一,射程为185千米时,炮弹有50%的机会落在以目标为中心,半径为37米的圆内;使用制导炮弹时,根据制导系统的差别,精度为5到10米。
185千克重的普通炮弹的装药量为35千克,对地堡等半硬目标的摧毁半径为25米。由此可以算出,摧毁1个地面目标需要4到5枚炮弹。1枚普通炮弹的造价只有15000元,发射成本不到1000元,而一枚最便宜的空对地导弹的价值都在百万元以上。毫无疑问,舰炮的“效费比”比导弹好得多。
与同“口径”的火炮相比,电磁炮炮弹重得多。
比如155毫米榴弹炮的炮弹重量一般在45千克到75千克之间,装药量不会超过15千克,有的甚至只有数千克。
末段攻击时,舰炮炮弹从上百千米的高度上俯冲下来,着点速度在10马赫左右。
更多的装药量、巨大的动能都赋予了舰炮炮弹更大的威力。对付地下目标时,可以设定更长的延迟引爆时间,使炮弹能够穿透数米厚的土层,摧毁地下防御工事。
体现舰炮威力的还有较高的射速。
1门dp-1a能够在5分钟内投掷8880千克弹药,而一个陆军远程炮兵连的12门155毫米榴弹炮在5分钟之内仅能投掷8100千克弹药。算上舰炮炮弹的威力是陆军榴弹炮炮弹威力的数倍,1门dp-1a对坚固类地面目标的打击能力大概与2个炮兵连相当。
3艘战舰上总共有4门dp-1a,相当于8个远程炮兵连!
短短5分钟内,3艘战舰向济州机场的韩军阵地投掷了接近45吨弹药!
如此巨大的弹药投掷量,如果由航空兵的战斗机完成,需要投入1个大队的24架各携带4枚500千克级航空炸弹的战斗机。
舰炮火力的另外一个优势是,具有强大的持续性。
完成5分钟的急促炮击后,接下来每分钟都有8枚炮弹落下,摧毁2到3个韩军阵地上的地堡或者火力点。
如果由航空兵执行同样的打击任务,则需要以2分钟1架的速度投入战斗机。
即便不考虑战斗机消耗的燃油,以及执行战场支援任务的风险,航空兵的持续打击能力仍然比不上“炮兵”。
支援舰队尽情炮击韩军阵地时,率先空降的第1521营的官兵正在忙着清理空降场。
按照总参谋部制订的作战计划,空降152旅并不完全以“空降”方式参战。
率先空降的第1521营有两个任务,一是清理济州机场附近的登陆场、为第二批空降的第1522营提供场地,二是攻占济州机场、消灭机场驻军、清理机场跑道、迎接运载作战部队与作战物资的运输机。
也就是说,空降152旅的主力部队将以“机降”方式“登陆”济州岛。
机降的效率与安全性远远超过空降,而且很多重型设备只能机降,不能空降。
攻占济州机场,成为空降152旅的首要任务。
为了牵制住附近的韩军,第1521营在济州机场附近着陆时,担任掩护任务的第1526营在翰林附近着陆,切断了部署在慕瑟浦与新昌里的韩军主力部队前往济州的地面通道,完成了战役分割任务。
第1526营的行动非常关键。
韩军一直认为首先“登陆”的是共和国海军陆战队。除了东面的城山浦之外,济州岛上最适合登陆的地点就是西南面的慕瑟浦。陆战队可以首先占领慕瑟浦南面的加波岛,在岛上部署炮兵,然后再登陆济州岛。为此,韩军将主力部署在了慕瑟浦与距离慕瑟浦大约10千米的新昌里,准备对付登陆的共和国陆战队。
谁能想到,首先到达的是空降兵。
在空降152旅的主力部队到达之前,必须将韩军主力部队挡在翰林以南,确保济州机场的安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