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章 前往吕宋(2 / 2)

加入书签

刘玉波点头应道:“诚然。顾成龙这人最近造镇海做的有声有色,我倒也是略有耳闻。军人确乎不能干预政务,你待会拟好折子,让他交接好过来,待打下吕宋全岛后,让他先试一段时日看看再说。”

又笑道:“先这么着,十日后全军上船,随海军一同进发。”

说罢挥手令诸将退下,自回书房将眼下急事要事先处理了。待十日后,刘玉波交待了孙守福台湾诸务,因虑及吕宋土著甚多,虽有不少汉人在那岛上,到底不如台湾岛容易治理。因又特地挑选了诸多干员随行,便是那顾成龙亦是奉命同行。只待打下吕宋全岛,便可抚境安民。这吕宋可是他眼下的重中之重。

以顾成龙的意思,还打算在北港大学堂的官学中挑选新毕业的人才同行,以为官员佐辅,刘玉波却道:“这些人多半二十不到,又没过了考试,直接上任有些不妥,在说他们虽然在官学中学了满腹的知识,到底不是积年的干吏,还是留在台湾,再历练几年,再行委用较妥。你现下将他们带了去,那吕宋岛两眼一抹黑的,好好的人才也得毁了。”

顾成龙这一年来帮办政务,每日都窝在镇海镇四处推行刘玉波的定下的政策,闲暇时日成日的批示公文。只不过一年功夫,精神虽然仍是健旺,模样却已是比当年械斗所见时憔悴苍老许多,气质也稳重起来。

因笑道:“这一年来我手下使唤了不少官学毕业的孩子,都是头脑清醒灵活,见识超凡的好苗子。难得的是没有腐儒酸气,敢想敢做,不拘泥。我心里委实喜欢,所以想的左了。”

刘玉波闻言到是一叹,眉宇间现出忧色,向顾成龙道:“这都是郭刚的功劳!我只说了个大略方针,他就用心做将起来,无论是西洋的算术、天文、地理、乃至政治、哲学,他都单独开了课程,甚至重金礼聘洋人教师前来台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么!光说那地理中的绘制海图,就比咱们中国人用眼睛和脑子记忆强过百倍吧?前几年台湾海军军校未立人才甚缺,若不是从官学中招募了十个西学甚佳的孩子,这些船造将起来,却没有人会看海图,开出去就可能触礁,那有什么用?现下我又命郭刚在台南台中办学,所有的台南台中子弟尽皆入学,比之当年北港大学堂草创,却是强过许多。只是这北港大学堂,自从交给林老夫子,论语说的多了些,经世致用的却少了许多。这样下去,我只能免了他的位置,再另寻贤明了。”

顾成龙先是不语,待他说到要免了林老先生,忙打量四周,因见都是刘玉波心腹亲兵,方放心说道:“都督,您的身份,说话可不能太过随意。适才的话要是传到林老先生耳里,只怕不待你免,林老先生自会带着弟子离台而去。这林老先生怎么也算是来台儒生中少有的举人,在内地也有素有威望,回去这么一说,只怕大人的名声又要坏上几分。”

“是了。我也是太过着急,我千辛万苦不怕花钱,可不是想教出一群老夫子来!”

顾成龙笑道:“都督是关心则乱。虽则林老先生爱讲经义,到底官学分科甚多,他又不能将学子们都抓去听他讲课,都督尽管放心便是!”

又压低声音,向刘玉波道:“自林老先生来台,已经引了闽、浙、两广,甚至南直隶的不少名士来台。光是年前,就有不少士子乘船来台,一则是听闻台湾富庶,二则也是林老先生等人在此,方引了不少读书人来台。大人不重读书人,以为书生无用,其实咱们汉人最重儒生,自大人除了宗族我那乡间有事,现下大多由年高德重的内地来的儒士来评断,大人的班底大都是年轻人,百姓都以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远不如这些老儒生有用,有时候比我还管用呢!大人只需善待这些儒士,将他们看管约束在北港城中,不使他们妄议政治影响大局,那凭着这些儒士名流的声望,与大人将来大有利焉。”

刘玉波沉思片刻,向他笑道:“你说的对!这程子我一直考虑对吕宋的战事,虽然知道年前来了不少文士,到底也没有放在心上,经你这么一说,到是拨得云开见月明!你将这些来台的名士记一份给我,来台的文士中最有名的是哪几个,我要挨个去拜访一下。书人最重礼,我可不能失礼于人。”

说罢便笑,让那顾成龙书写名单。他嘴说是因吕宋战事耽搁此事,到底也是因心中极是厌恶百无一用的书生,故而从不将此类人等放在心上。经顾成龙一提点,到是想起此类人用来收拢人心,改善形象却是最有用处。朱元璋强过陈友谅、张士诚,就是因其善用乡间的儒生。那朱升不过乡下一老儒,在朱元璋善待儒士的感召,至集庆献:“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基本战略,朱氏得天下,便在这九个字上。

他现下虽是用不着什么老儒来献策,到底是一直行的是霸道,在人前一直是以枭雄形象著称。在南洋日本朝鲜等海外刘玉波不需要改变什么形象,将来进入大陆征战,能迅速稳定后方,平服乱局的,则必然是这些满嘴胡柴的儒生。是以连刘玉波这般不断以霹雳手段行事的强势人物,也当真是不能将儒生抛下。千年来的传统到底是扎根于百姓心中,若是到了大陆自然是不能用在台湾这小地方的行事手段,千万百姓,数百万公里的疆域,在这么干只怕又是天下大乱之局,是以怀柔也是要用一下的。

他脸带微笑,却是不能将心底对传统士大夫的鄙视露将出来,儒家是有好东西的,但是千百年其中的糟粕却是遗留最深的,他现下对此也是毫无办法。毕竟两千余年尊礼儒家的传承当真是不可轻撼,那些目不识丁的农夫在田间地头遇着文人还要恭称一声:“先生”,刘玉波想改变社会,便得先向这个传统低头。他到底算不上太祖那般伟人,说不出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的话语,该低头的时候还是要低头的。

刘玉波其实这些年来一直苦于制度,全仿西式显然不符当时的国情,那百姓大字不识一个,到时只怕全凭儒生和宗族的左右,弄什么议会之类,只能成为野心家操控影响的工具。若是刘玉波仍复专制,固然在他生时可以致中国富强,但一旦身死,中国仍然会回到治乱兴亡的老路上。这一心病一直悬在心内,如何治天下却比打天下更令刘玉波头痛。只是天底下,千年未解之事只凭他一介多了解了百年历史平凡人哪有可能解决,只能留待以后慢慢摸索了。

因见顾成龙写完,刘玉波拿起名单看了一会,历史名人确是一个都没有,不由的好生失望,低头一看顾成龙那副纳闷的模样,知道是自己表现让他疑惑的,便又令道:“志平,告知孙大人,所有年前来台的名士大儒,都需要好生照料。对了,在我回台之前,任何人不准放他们离台而去,可明白了?”

“是!”

十日后,刘玉波在众人护卫下来到北进号,闲的无事步到船舱内窗前,向外一看,只见船上众水手已是起锚升帆,此时风向正好,那桅杆上主帆已然顺风鼓起,只需待铁锚完全升起,再将码头缆绳一解,这北进号便会如离弦之箭一般,瞬息间驶向大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