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这不是病(1 / 2)

加入书签

“就到这吧。”

“我说的事你好好考虑一下。”

“过几月再来讨杯水酒。”

“宁兄弟好走呀。”

相比百余里外的拒北城,鹿山镇的格局就小了,如意坊自然不会把生意放在这,商队也就没进鹿山的打算。

临别前,荆剑从怀中掏出几张银票,塞到宁道臣手上:“邱管事的意思,别推辞。”

都是千两一张的通票,估计有六七张,倒也不少了。

宁道臣不会和钱矫情,却之不恭地收下后,又同前来送别的几个护卫打了声招呼,绕马半圈,干净利落地往岔路奔去。

大马车的帘子轻轻飘了下,依旧是只闻人声不见人影:“放心吧,跑不了。”

“回到燕国,我看你病得不轻。”

“你回到家里还天天端着不成。”

“这家可不怎么欢迎你。”

“有些事讲清楚了就好。”

望着独自离去的身影转过林子后就再也不见,荆剑似有遗憾。

身后传来一个声音:“还是小看了他。”

“他会答应吗?”

回头见是邱泰,问了下关于邀请宁道臣加入商队的事,无论是人品还是能力,这一路上都有目共睹,还是颇有本事的。

邱泰出乎意料地摇头:“烟霞关前还好说,现在的他恐怕已经成了别人的棋子,我们用不上了。”

“那你还这么大方。”

“有恩有报。”邱泰淡然道:“棋子只要能够站住脚跟,还是有一番可为的,如意坊向来喜欢交朋友,倒是你,莫非真想结交。”

荆剑也是摇头:“我有心,他无力,不能同道,勉强下去也就是个泛泛之交。”

望了眼张元吉所在的马车,又道:“邱管事打算如何处理这些事,你也说了,人家现在是别人的棋子,苦竹山可不希望无端端地被卷入朝廷的是非当中。”

邱泰知道他明面上是说张元吉与宁道臣之间的纠纷,实际在暗示顾飞的事,队伍里出了个叛徒,换谁都没脸,燕长公主虽然没有追究,可自己不能当成没事一样,总得要给一个交代。

“让执事堂内来决断吧。”

这位在青云峰内不怎么得志的金丹修士,到了替宗门打理世俗事务的时候方才找到一席之地,虽然代表的是青云峰的利益,但他最清楚,真正给予自己风光的是什么,也正因为这样,在如意坊诸多管事中,唯他能够担当起西北这条线的生意。

燕国辖御六郡,除了燕京所在的安平郡外,论重要性,自然是扼守西北的北风郡,以及与晋、吴两国都有相接的风南郡。

至于四十二城,倒不是单指一郡的治所,而是那些在地理位置上占优,经济人口都达到一定程度,在列国看来都是块肥肉的城镇。实际上天门镇和烟霞镇都算在四十二城当中,不过碍于政治影响,就像燕王降一等为王一样,没必要为了一点虚名改变称呼,免得又给齐国借口,说你摆个大城在我边境到底想干什么,所以规模再大,还是以镇之名设治。

这些行政区域的划分延续的还是殷王朝旧历,并未做任何更改,所以拿起鹿山镇的县志来看,你会发现这座西北小城昔日也曾有过不少辉煌灿烂的历史,甚至在千年前,它也曾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城池,只是盛衰有替,兵戈无情,最终在一次又一次的战火中,变得破败和没落。

不过到底是人杰地灵的地方,鹿山之所以未曾被历史所遗忘,也是因为这里出过不少名人。

仅仅是这百余年间,就有这么一位年轻人,曾被视为有望重振鹿山,让整个大燕国崛起的治世良臣,然而他最终并没有反哺鹿山,也没有将才华施展在自己的国家上,而是跑到了更遥远的,在当时被称为化外之地的西北地区,替一个戎国搞改革建设。

诸侯国间人才往来众多,不是你国人来我国任相,就是我国人逃到你国去当了个将军,如果仅仅是这样也没什么好说的,关键是,他的改革不仅成功了,还让这个曾经被中原各国所看不起的西北戎国,一跃之间成为诸侯五帝之一。

这个戎国叫魏,而这个年轻人,后世尊其一声:信长君!

钟黄老评天下人物,信长君是唯一一个不以修士身份而位列六君的,并言他为:“治国之枭雄,安邦之能臣”。

可惜这位枭臣死得很早,不到六十岁就客死异乡,死状也挺惨,五马分尸,挫骨扬灰,下令杀他的,正是自己呕心沥血二十年,为之付出一生的大魏。

不过在他死后,其留下的治国之策被醒悟过来的诸侯国纷纷效仿,引起一时之改革风潮,虽说到头来要么水土不服,要么不伦不类,可不管怎样,法治的时代,因其而来。

他也因此,成为今日法家流派的创始人,被称为法家之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