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安妮的资产报告(1 / 2)
有人存心不良要看安妮的笑话。
可《桃花扇》的首日票房虽不惊艳,却格外坚挺,第二天跌幅竟也不大,只是跌了区区2000万华币。头两日就收揽了差不多5亿华币票房,这趋势看着,总票房怎么也不止15亿了……超过15亿,《桃花扇》就是赚。
好嘛,眼巴巴等着安妮跌个大跟头,《桃花扇》看样子又不会亏了!从眼下的情形看,只不过子赚多赚少的问题。
好的电影是要靠口碑发酵的。
虽然网上还在吵,觉得《桃花扇》好的却死命向别人推荐,一连三天票房都稳住了,等到12月24日的票房出来,居心不良的人倒吸一口凉气:票房逆跌!
逆跌就是涨,这本来就挺罕见,24日票房2。8亿,4100多万美元,反而比首日票房还高一些——没有院线预计的高,24号可是圣诞档最黄金的日期。但仔细想想,《桃花扇》只是不如《黑寡妇》,其实它票房细水长流稳如泰山。
从21日全国公映,截止24日凌晨,《桃花扇》上映4天,从最开始的2。59亿,中间两天略有跌幅,24日又涨到2。8亿……4天累计票房9。5亿,就算用脚趾头想,等它下映时,票房至少有20亿华币。
就这个票房,制片方能分到7。4亿左右。《桃花扇》的总投资5亿,宏万影业占了60%,也不过是花了3亿华币,能分到4亿多,已然是有1亿多的利润。
段总为什么把产业向娱乐业转移,拍电影有多么赚钱,从《桃花扇》可见一斑!当然,也不是部部电影都赚钱的,亏得裤底都不剩的也不少,也就是安妮的电影,文艺片敢冲20亿的票房。
这种利润,段家也不可能轻视,投了7000多万只占15%投资额的胡轶心想:怪不得沈铭要拉他来开影视公司,这钱一点心都不操,就像捡来一般容易。7500万轻轻松松赚了4000万,一年拍的两部戏,他这个公司的利润也够上市公司眼红的了。
“不是每部戏都是《桃花扇》,你刚入行,钱在自己兜里,投资时要谨慎。”
沈铭的告诫态度严肃,胡轶兴致勃勃和沈铭讨论:
“票房评估机构预测的是20亿,老沈你有什么看法?”
“……至少25亿。”
那些票房预测的人,分析数据不一定有沈铭在行呢,胡轶肯定相信沈铭,25亿的话,《桃花扇》可以让他赚7000多万,这个投资回报比例堪称恐怖。
如果安妮再拍新片,他有投资的机会,肯定砸锅卖铁也要凑更多的钱。
别人家的明星那是找戏拍,沈铭培养出来的安妮真是不得了,至今已经五连胜,只怕下部华语电影,说要总投资10亿华币,也有人连剧本都不看闭着眼睛就投资!
仿佛是为了印证沈铭的判断,截止到12月25日凌晨,正好是周末,《桃花扇》上映5天,以11。2亿票房高居周票房榜首。
这个成绩,不但让居心不良的人闭紧了嘴巴,也给《桃花扇》的所有主创都吃了定心丸。
票房肯定要赚的了!
再有媒体拦住瞿逸飞等人追问票房预测,瞿导依旧说“票房不重要”,但和上映前真不敢预测相比,瞿导此时的姿态咋看都有点装逼。
他也庆幸自己接下了《桃花扇》,叫好又卖座的电影,哪个导演都不会嫌弃太多!
凯文和伯恩等人都不可能一直滞留华国,早回去了,却在密切关注着《桃花扇》的票房动向,首周票房1。64亿美元,《桃花扇》的华国票房达到3。5亿没问题,这是安妮惯例的成绩,《黑寡妇》是特殊例子不作考虑,安妮再次证实了自己的个人号召力。
“仅在华国,她至少值3亿美元。”
伯恩的心里也挺火热。
受《桃花扇》的票房刺激,他果断增加了安妮选中冲奖片的预算。
小成本是担心不赚钱,电影拍出来就算北美市场不赚钱,华纳可以让它在华国上映啊!《桃花扇》安妮没有把自己的口碑败坏,伯恩认为她的下一部电影不说在华国稳拿3亿,拿个1亿美金不过分吧?
同样是文艺片,华纳的就真的差那么多?
华纳已经初步和邹萍谈妥了安妮的片酬,“2000万美元+5%的票房分成”,伯恩情愿增加投资预算,给安妮高的基础片酬,不愿意在票房分成上让步——鬼知道有了安妮加盟,这部文艺剧情片最终票房会是多少?
每让出一个百分点,都是在华纳身上割肉。
伯恩虽然想请安妮拍片,华纳家大业大,也不可能无原则相让。
邹萍没有争票房分成,却换来华纳的承诺:全力支持安妮凭借此片冲击奥斯卡!
漫威那边,安妮对《黑寡妇》续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凯文必须对安妮开出更高的代价,“20/20”是好莱坞最顶级的待遇,既“2000万美元+20%的票房分成”,当然,这个20%的分成一般是从制片方的收入里分,而非总票房……安妮倒是一直拿的总票房分成,沈铭从《梦中婚礼》就给奠定了基调,如今想来,简直是发行公司的噩梦。
同样是10亿的电影票房,如果按安妮固有的分发,她先拿10%,就是1亿美元,剩下的9亿里有33%是制片公司的,华纳拿2。97亿美——按照好莱坞的规矩来,华纳则是先拿到10亿的33%,既3。3亿美元左右,本来应该只分给安妮的10%,只是3300万,安妮的计算方法会让她多拿6000多万美元!听起来有发行方分担了一半的成本?
呵呵,那像华纳这样,一部电影的制片和发行都是同一家公司呢?
让安妮直接总票房分成,对电影公司来说是巨亏。
所以沈铭之前能谈下的片酬合约,都基于高的票房起分点,电影公司自己都不认为票房会达到起分点,或者说达到起分点达到后,它们能承受这一部分“分成损失”。
这一招,沈铭用在《梦中婚礼》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