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一河相隔两重天(2 / 2)

加入书签

如此轻描淡写的两句话,让孙策惊诧莫名,心里暗自替曹操感到悲哀。不过他脸上的神色并无太大变化,也没有中途插话,依旧侧耳倾听着袁绍接下来的一番话。

“会盟至今,伯符率领先锋大军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十日内连续攻取十座城寨,居功至伟。正是伯符身先士卒的勇猛冲杀,才使得我盟军仅用一个半月便攻破安邑大营,将李贼大军赶出河东,仓皇逃往函谷关。

目前我诸侯大军渡河在即,预计半个月后将在函谷关下与李贼展开决战,届时必将是一场龙争虎斗的空前大战。现在河东郡已经彻底落入我等之手,接下来盟军又要渡河南下,继续攻打函谷关,这是我等会盟的头等大事。如此一来,河东郡由谁留守之事就摆在我等面前,必须尽快决断,否则就会迁延时日,贻误战机。”

说到这里,袁绍突然停下来,自顾饮茶,笑眯眯地注视孙策。

而孙策听了袁绍拐弯抹角地一番话后,直到此时他终于听明白了。原来袁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絮絮叨叨一番话,最终目的只有一个,这就是由谁留守河东郡。

与此同时,袁绍之所以对他孙策这么客气,并不是想让他留守河东,而是想得到他的支持或者说是配合。因为袁绍心里早已有了最合适的留守人选,只是此事尚有争议,还有其他诸侯与袁绍指定的人选相争,而且是寸步不让,如此就让袁绍企图吞并河东、河内二郡的初衷难以实现,无法摘取会盟以来的第一份胜利果实。情势所迫之下,袁绍就想拉拢孙策,藉此赢得大多数诸侯的同意,从而顺利实现他的意图。

事实正如孙策所想,袁绍接下来的一番话便证实了他的猜测。

“伯符啊,按照我等会盟之初共同议定的盟约,谁的功劳最大、谁出力最多,就拥有分享战果的优先权。故而,伯符理应留守河东郡,并且也是最合适的人选;以你立下的赫赫战功,足可让各路诸侯心服口服,无话可说。只是我知道伯符志不在此,与令尊一样都是驰骋沙场的世之英雄,区区河东一郡之地何足道哉?接下来的函谷关决战,乃是大汉立国四百年的第一场空前大战,这才是伯符真正大展身手的好机会,足可一战成名,永载史册。不知伯符以为然否?”

孙策淡然一笑,侧身对袁绍拱手施礼:“多谢盟主抬爱。只是末将生性愚钝,虽有征战沙场之志,奈何身负重伤,恐怕三五个月都很难痊愈。不过,末将生于楚地,对河东郡倒是没有一丝非分之念,因此不管是谁留守河东郡,末将都无异议。

不知盟主许意何人,末将又能为盟主做些什么呢?”

“哈哈哈!”闻听此言,袁绍轻轻拍着孙策的左肩,开怀大笑:“伯符快人快语,不愧是爽朗坦率的大好男儿!”

大笑之余,袁绍稍稍收敛笑声,侧身笑眯眯地看着孙策:“会盟之初我等原有八路诸侯,白波军全军覆没之后,仅有七路诸侯。 这七路诸侯之中有意留守河东郡的诸侯只有两人,其一是黑山军首领张燕,此次他态度坚决,似是对河东郡志在必得;其二便是温侯吕布。

此二人之中,吕布想留守河东郡,倒是很符合他一贯的作风,但凡能够抢到手的城池,他历来是当仁不让。不过,此次与以往不同,他既想占据河东,又想出兵南岸,与李贼正面决战。如此以来,倒也好办,我多给他一些粮草兵器,再妥善说服他放弃河东,想来并非难事。

至于黑山军张燕,此人甚是难缠,此前连番厮杀之中他畏首畏尾,不出一兵一卒,生怕折损自身实力。现在倒好,看到好处他就立即跳出来,企图不劳而获,居然想要独占河东郡,端是可恶至极!并且,张燕想要占据河东,并不是单单为了河东一郡之地,他还想趁机吞并白波军的残余势力,继而进一步壮大实力。此等贪婪无度的宵小之徒,袁某绝不会让他阴谋得逞;否则,往后我盟军各路诸侯岂不是争相效仿,如何打败李贼?”

直到此时,袁绍终于说出他指定的人选:“为了确保河东郡不会得而复失,又不影响盟军实力,袁某有意让河内太守张扬暂领河内和河东二郡。与此同时,张扬本部兵马仍旧与大军一道开拔前往函谷关,让他重新招募青壮驻守河东郡,并配合我麾下三万辎重兵供应盟军所需的粮草军械。如此安排,不知伯符意下如何?”

“嗯?”孙策愕然应声,满脸犹豫不决之色,与他之前所说的没有异议截然相反,似乎对此事有些不同的看法。“盟主所言让末将想起一些事情。在此之前,张扬太守似乎也没有出兵参与战事,与黑山军首领张燕将军一般无二。两相对比,盟主此举似乎有些欠妥?”

“哦?”袁绍闻言稍感诧异,既而似笑非笑地看着孙策:“白波军四位首领阵亡之后,还有三千残兵无人统领,以袁某之见,正好伯符有伤在身,不妨抽空训练他们一下。此外,之前为白波军准备的粮草还剩两万石,正所谓一事不劳二主,索性一并托付给伯符。不知伯符愿不愿意受累呀?”

“盟主如此盛情相托,末将怎敢推辞!”说完话后,孙策与袁绍对视而笑:“呵呵呵”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