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吞天巨兽】(1 / 2)
明月高悬,璀璨星辰点缀着浩瀚银河。
成都城下,对峙鏖战长达一个多月之久的平叛之战,已于今日中午结束。
半个月前的黎明时分,张任、吴懿和雷铜等将领率领新军“东州兵”偷袭了叛军大营。尽管赵韪早就提防着张任率军出城偷袭,却仍被打得措手不及,以致大营被焚毁,粮草辎重丢失大半,兵马伤亡两万余众,损失惨重。
然则,这场偷袭劫营虽然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战果,却并不成功。
这是因为赵韪叛军固然损兵折将、伤亡不小,可是张任等人率领的东州兵却也付出了巨大代价,杀敌一千自损六百,同样是伤亡惨重。
新组建的东州兵拢共四万余人,全是新招募的早年自荆州和三辅早年逃难至益州的青壮劳力,组建成军之后没有时间训练,直接拉到成都城下参战,其首战便是偷袭劫营之战。据战后统计,一场出其不意的劫营之战过后,东州兵折损一万五千余人,其中伤兵就有五千之众。
与之相比,赵韪叛军虽然被打得措手不及,却终究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久战之师,厮杀经验丰富,战斗力颇强。因此,即使是处于极其不利的被动局面,叛军将士仍是顽强阻击,奋勇拼杀,硬是抵挡住了东州兵的偷袭劫营,将其挡在营寨之外。是役,叛军伤亡两万三千余人,其中伤兵七千余人。余下一万五千余人阵亡。
乍看起来,东州兵仍然占据优势,战果比叛军大。明显是战胜了。可是叛军本就人多势众,起初拥有十万之众,经过半个月的攻城之后,还有七万余众;而遭遇劫营之后,仍有五万大军。相比之下,成都守军原有两万余人,在之前的守城战斗中伤亡近万名将士。兵力折损过半;等到四万余东州兵赶来增援之后,经过劫营一战,守军也只剩下五万人马。与城下的赵韪叛军兵力相等。
所以劫营之战并不算成功,最多算是一场小胜。然而就是这样一场小胜或者说惨胜,却是叛军围城以来,刘璋帐下大军取得的首场胜利。虽然这种小胜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战果。却影响深远。对整个平叛之战影响巨大,其积极影响无法估量。
因此,劫营之战是益州平叛战争的转折点,亦是刘璋大军由守转攻的开始,由此拉开了平叛之战的序幕,而赵韪叛军则迎来了刘璋大军的大举反攻。
与此同时,成都城下的首场胜利被刘璋帐下一众僚属刻意渲染,再经过各大世家和豪强缙绅们夸大加工之后的大肆宣扬。使得这场小胜转眼成了一场空前大胜。在如此不遗余力的宣传鼓动之下,极大鼓舞了各郡县官吏的平叛信心。增强了各地守军的战斗士气,从而加剧了赵韪叛军的灭亡。
自此之后,大半个月时间里,各郡县守军全面反击,与叛军展开殊死厮杀,相继打退了围困各郡郡城的叛军,继而主动出击,清剿叛军残部。
面对刘璋大军的强势反扑,原本对叛军极为有利的大好局面急转直下,致使仍旧驻扎在成都城下的赵韪叛军军心涣散,人心浮动,士气低靡。眼见于此,赵韪非但没有第一时间撤军,反而再度召集各郡叛军齐聚成都城下,企图做最后一搏,擒贼先擒王,一举攻下成都。惟有如此,他才能挽回败局;只要擒杀了刘璋,他就是最后的胜利者,而后收服益州一众僚属和世家大族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如此以来,执掌益州便指日可待。
只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句话曾经用在刘璋和益州一干官吏身上,如今却应在赵韪及其麾下叛军身上。
真可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乱流转,在赵韪盛极而衰之时,风水便落在刘璋头上了。
两天前的正午,刘璋第一次亲临城头,与城下的赵韪隔空喊话。其实刘璋是想重新招降赵韪,劝其放下兵器归降自己,如此便可免其一死,以免他的家眷和族人受其诛连,祸及满门。
不过,与其说刘璋想招降赵韪,不如说他想将城下的八万大军收为己用。
这是因为,刘璋不久前得到准确消息,益州面临的真正强敌已经现身,其就像一头吞天巨兽一般正迅速扑向成都,挟翻江倒海之势汹涌而来,凶猛无匹,势不可挡。这头来势汹汹的巨兽此刻就隐藏在赵韪叛军身后,沿着赵韪叛军南下的道路,一路疾驰狂奔,随时都有可能突然出现在成都城下。
时下,这个令人战栗的消息还不为人知,仅有极少数人知悉此事,却是知之甚少,听到的都是些捕风捉影的一鳞半爪的坊间传闻;这里面也包括刘璋在内。当然了,他都知道的消息,赵韪不可能不知道,甚至赵韪得知消息的时间远比他早得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