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顿悟与孙子(1 / 2)
天启五年乡试京师第三场的‘时务策’所采用的考题非常简单。
先是举了王安石变革的例子,随后提出‘引论’:“王安石的变革是否合理,提出看法”。
按照小王爷的想法,若是魏麒麟来答这道题的话,一定会赞同王安石的变革,可是让他意外的是,他所提出来的判定竟然是反对。
在魏麒麟的回答中提出了变革的三种情况:上下不安,外事难宁,落伍于时。
所谓的上下不安,指的是上层社会和下层百姓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果这个时候要想延续王朝的话,需要改革。
所谓的外事难宁,指的是统治者在面对外部危亡之象,会产生变革的想法,否则更多的统治者是延续旧制,需要改革。
所谓的与时共进,指的是原先的旧的制度已经不能够满足新的生产需求,因此才会有变革。
不过,魏麒麟不仅在回答中提出了变革三种情况,更是提出了成功变革的三种方式。
第一,政策必须考虑上层的接受程度,还有下层百姓的实施能力。
第二,攘外和安内必须同时进行,当面临巨大外部威胁之时,必须先稳定外部威胁,为国内的变革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三,采用的办法必须具有开创性,不能为了只是简简单单的满足第一条,将开创性放弃,从而导致变革闭门造车,换汤不换药。
小王爷呆呆的看着魏麒麟所提出来的这几个方法,深深震撼。
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想不出来这些的。
或许需要变革的三种情况,他能想到,可是如何才能成功变革,小王爷无能为力。
更让他惊讶的却是文章的最后‘结论’。
文章最后提到,如果在变革阻力实在太大,变革者必须首先掌握强有力的武装力量和朝局的绝对控制,再坚持正确的变革措施之下,进行强力改革。
“强有力的武装力量……绝对控制……”
最后的这句话,说进了小王爷的心坎里。
作为小王爷来说,之前之所以会和魏麒麟等人聊得来,是因为在小王爷的心中本质还是希望大明能往好的方向走的。
可是大明发展近三百年,有很多陈旧的习惯很难改变,特别是顽固的统治阶层,不愿意面对下次百姓的悲惨生活,要使他们接受新的思想十分的困难。
小王爷曾经想过,只有在自己掌握了权力的情况下,他才会去实践自己心中的那些理想抱负。
否则在没有权力的情况下,自己所谓的那些理想抱负都不过是去送死罢了。
这一点,和魏麒麟不谋而合。
看完了魏麒麟的答时务策之后,小王爷慢慢的将试卷卷了起来,重新的放回到了木盒之中,没来由的叹了口气。
站在一旁的张鸿渐和礼部小吏互相看了一眼,不知道小王爷在想些什么。
小王爷的面容慢慢的舒展,看了一眼张鸿渐说道:“张老师,就当我刚才那些话都没说吧。”
“啊?”
张鸿渐似乎有些没有听清楚小王爷小声所说出的话。
小王爷又重复了一遍。
张鸿渐瞪大了眼睛说道:“世子殿下,你的意思是说,你不再追究上面的那些人的来历了吗?”
小王爷无奈的笑了一声:“张老师,我想你搞错了一件事情。我来找你,并不是为了追究上面那些人的来历,之是我对于这件事情有些疑惑罢了。”
“现在,您的疑惑解决了吗?”张鸿渐接着问道。
小王爷耸了耸肩:“疑惑,哪有那么容易解决?我只不过是在想……”
小王爷没有将话继续说下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