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四章 中立(1 / 2)

加入书签

魏公公感慨之余,对这位敢敲他竹杠的崔老子佩服不矣。

却不知,他老人家如果好好看看人崔老子的履历,就知道人家为什么有这底气和胆量了。

崔老子可是了不得的人物,其是隆庆年间的进士,原在户部任主事、郎中,又出为济南知府,后做过陕西堵粮参政、于万历三十二年任右副都御史,这是都察院的二号人物,仅次于总宪。

一般人做官做到这种程度,有这么多历练,那么即便不入阁,也当为六部重臣。

可是,崔老子既没升总宪,也没能入阁,更没调六部任堂官,反而叫发到南京兵部来做冷板凳的侍郎。

原因便在于,崔老子叫人告了。

万历三十五年,御史弹劾崔志佳“结交内侍”。

内侍结交外官,外官结交内侍,都是十分忌讳的事。不被人告发捅到明面上还好,一旦上了台面,那就百口莫辩,当事人除了请辞以洗嫌疑,另无它途。

崔志佳照例上书请辞,不过皇帝却给留中不发。科道清议哗然,又有御史上书,大有不把崔大人赶回家这事就不罢休的精神。

崔志佳头疼了,官肯定是没法再做了,可他真不愿意就这么灰溜溜的滚回老家。

好在,他结交的内侍还是份量十足的,最终一番运作发到南京来。如此,既能堵了北京科道的嘴,又能让崔志佳不致灰头土脸还乡。

也算是个最好的结局了。

出力的两位内侍便是提督印绥、尚宝、直殿三监的司礼秉笔太监钱忠,此人是嘉靖年大珰陈洪的干儿。

另一位则是司礼秉笔,太后身前的红人、宫中人称“行不行先生”的王顺。

钱忠和王顺都是蓟州人,蓟州和沧州乃是本朝太监的两大“主产地”。

本朝为官,内外朝都讲究师生(父子)座师、同年同乡关系。钱、王二位秉笔和崔志佳是同乡,内外呼应,相互援助,自是再正常不过。

而且不为人知的是,崔侍郎和王顺还是换贴的兄弟,其子崔呈秀但见到王顺,便要呼“大爷”的。

有这么两位秉笔太监做后台,试问,崔侍郎又如何会怕了魏公公。

儿子有个秉笔大珰做“大爷”,试问,崔侍郎又如何会怕人对他的儿子报复。

真要说起来,人崔侍郎只要你魏公公一万两,那是手下留情了。当然,这也是侍郎大人的精明之处。

贪多易出事。

一万两不上不下,你魏公公能接受,他崔大人也能吃饱。这笔钱他也不是真准备自个用了,而是替儿子崔呈秀准备的。

明年,崔呈秀就要参加会试,崔侍郎相信自己的儿子才学一定能中进士,但名次是否能靠前,却是未知数。

因而,须得打点一二,以求个庶吉士出身才稳妥。这事不同于贿考,只是个名次高低,可操作空间太大,且没什么风险。

为官数十年,崔侍郎攒的银子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但用于打点求个庶吉士,加上为儿子日后的安排,这点钱肯定是不够的。

南京兵部侍郎又是个冷板凳,没什么油水,眼看着自己年底就要致仕回乡,侍郎大人心里能不急?

这陡不丁的给撞上个魏太监,侍郎大人自是不能放过机会。

所谓富贵险中求嘛,

你魏太监搞这些事情来,不就是为此么。

我不挡你发财,但从你指缝中掉些出来,不为过吧。

果不其然,魏太监愿意分润。

崔侍郎心满意足,这么多年了,他算看透一件事。

那便是和太监打交道,远比和那些官员打交道要爽快,没那么多弯弯绕绕,没那么多揣摩。

收钱办事。

崔志佳回城之后便去找了上官、南京兵部尚书王永光。

他要促使魏国公他们赶紧付钱,便要设法让魏太监进城才行,而这事就得着落在南京本兵和内守备太监身上。

……….

王永光和内守备刘朝用此刻正焦头烂额着,不知如何应对这棘手事,二人商量了半天也没个结果,因为魏国公那边死不松口。

这事便就僵着了,当事人不答应,叫两位帮腔劝架的如何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