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人约黄昏后(1 / 2)
钱逸群是公门捕快,礼部的经制正役,照道理说是不能请假不来的。不过现在吏治早已颓唐,加上钱大通升了典史,朱云生代理三班总捕,谁敢说钱逸群旷班的事?
也只有县尊陈象明叫他去,他才不敢不去。
钱逸群告别母亲和妹妹,回屋里换了衣服,一路朝县衙走去。
陈象明从盛泽回来,深感没有一个得力的打手实在太危险。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故而儒家传承只以劳心为上,偏重求道,以修习玄术为耻。然而一旦所有人都是哲学家,没有人修习玄术,又让谁来卫道呢?
——就好像蜂群之中必有蜂皇统治、蜂兵护卫,动物都明白的道理。我读圣贤书,岂能罔视?
想通这一节,陈象明终于下定决心,招纳钱逸群做他的“蜂兵”。自从魏忠贤乱政之后,官场上的规矩和底线都被践踏殆尽,备一个手段高超的保镖大有必要。
钱逸群进了陈象明的书房,颇有些忐忑,道:“老父母,卑职前来销假。”
“九逸何必如此。”陈象明冷面孔一板,吓得钱逸群以为上官是在讽刺他。
“你我早就表字称呼,何必说什么卑职,听着见外。”陈象明说话倒是挺温热的,脸上却没有丝毫冰川消融的痕迹,让人听着颇有精神分裂的嫌疑。
“丽南兄。”钱逸群判断县尊大人大概有什么事,偏偏不会套近乎,这才放大了胆子叫了一声。
“男儿生在天地间,当取关山五十州,”陈象明清了清喉咙,“九逸一身好本事,就没想过建立一番功业么?”
“这个……自然是想过的。”钱逸群道,“但我不能科举,家里也不许我去投军,恐怕也只能混迹市井到老了。”
“却非从军一条路。”陈象明站起身,走到钱逸群身前,“我是醉花庵门人,儒学正宗,自当报效国家,建立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功绩。如今中原动荡,北关有事,正是我等一展身手的大好时机。”
——关我什么事?
钱逸群心中隐隐腾起一股不祥的预兆。
“九逸,脱籍作我幕友吧。”陈象明咬了咬牙道,“年金五百两!”
他不是舍不得花钱,而是觉得谈钱太俗,市侩气熏得自己都受不住。
不过先贤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想必钱九逸也不是什么高洁君子。
——原来是想招揽自己。
钱逸群总算放下了心,又暗替陈象明委屈。
要是早一天,五百两一年的工资足以让钱逸群倒头就拜。不过现在嘛……钱逸群随随便便就从个没脑子的纨绔手里赢了五百两,银弹的冲击感顿时就被削弱了无数倍。
“丽南兄,”钱逸群为难道,“这事还需要与族里长辈商议。”当下宗法社会,涉及到吃皇粮的问题,的确需要跟全族长辈商议了。
陈象明心下不悦,计上心头,放缓口气道:“商议的事不着急,我只先问你一句:若不是职分所定,你可当我兄弟?”
钱逸群嘴角抽搐。他记得前世到过一句话:有些人总是痴心妄想地要跟自己上级做朋友……这句话里浓浓的嘲讽意味,让他这个不到二十的旁观者都有些不过去。
不过上司这么问,总不能说实话呀。
钱逸群一脸忠毅道:“丽南兄于我,非长官则良师也,非良师则诤友也,非诤友则严兄也!”
“好!”陈象明提高了音调,表示自己很热血沸腾。他也必须得靠着声调变化才能表现自己的情绪,光凭那张冷脸,任谁都不知道他心里什么意思。
“我有件事,想求你去做。”陈象明拉过钱逸群,“这事托不了外人,只有九逸能成。”
钱逸群最怕这种说辞,地球离了谁不是照转?这么说无非是哄人去送命罢了。
“在下赴汤蹈火,再所不辞。”钱逸群毫无压力地乱表忠心。
“你听说过米芾研山么?”陈象明的脸上突然浮现出一丝笑意,就像是被人扯住了耳朵往后拉一般。
钱逸群摇了摇头。
陈象明怕钱逸群连米芾是谁都不知道,简单明了道:“宋朝大书家米芾有一方山形砚,传说是南唐后主李煜的遗物。那方砚就在我县大户——张氏手中。”
“木渎张家?”钱逸群一愣:怎么又撞到他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