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不得已而为之(1 / 2)

加入书签

也是因为于雷带领着第二纵队所剩的部队,牵制住了诺里尔斯克大部分沙俄和欧洲军队,所以之前被派出去的一个三万人军团,一路南下,势如破竹,沿途所遇都是些小镇和驻兵站,毫无挑战性。

华人军团自博亚米尔出发,一路攻克基尔别伊,奇林达,再长途奔袭攻占了阿加特,随即与陆续赶至围攻诺里尔斯克的大军汇合,又用几天的时间扫荡了伊加尔卡和图鲁汉斯克,最终在下伊姆巴茨科耶止步。

之所以暂时休整,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来此时已经是九月下旬,后续登陆大军的过冬房屋衣物取暖设备还未从港口彻底转运完毕,换句话说,通俗的讲就是大军的后路不稳,补给无法及时跟上,第二就是过了下伊姆巴茨科耶,前面就是沙俄欧洲联军中央通古斯高原战区的地盘了,虽然中央通古斯高原作战司令部与泰梅尔司令部相互不隶属,之前泰梅尔遭难,此地驻军的沙俄军队也没有出手驰援,但并不代表此地的防御部队,会眼睁睁看着华裔军队一路狂奔南下。

因为他们接到的任务就是竭尽所能战斗到最后一滴血,也要护卫前方大军作战的后勤补给通道,当然他们的驻军人数相对于其他地区的驻军人数要少的多,甚至相对于泰梅尔战区的驻军都要单薄的多,毕竟主要还是一直担当粮草弹药转运,以及警戒任务的部队,所以除了一支十万余人的庞大民兵之外,中央通古斯高原战区的实际作战部队人数只不过区区五六万人,也就是两个集团军而已,对于自己兵力不足的现状,当地的沙俄和欧洲指挥官自然而然的选择了依据高山险峻的有利地形一味防守。

也就是因为对方的严密防守,进攻的华裔军团在派出了大量侦察兵之后,司令部做出权衡,才没有在第一时间出动大军大举进攻,而是选择暂时休整。

不过随着中东的大会战,战事越发吃紧,华裔军队已经被完全撵出了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和保加利亚等地,此时就连奥斯曼的欧洲部分土地都丢失了,不得已退回了伊斯坦布尔以东,甚至连黑海欧洲战区的所有沿海港口占领区也丢的一干二净,当然要不是因为华裔军团的舰队尤为庞大,而欧洲人此时还没有找到特别好的应对方法,否则早就打过奥斯曼进入中东了。

至于高加索一边的战事,因为地形的缘故,纵然无法在进攻上取得突破,一众华裔盟军依靠华人强大的军火粮草补给线,也能死守在高加索一众群山峻岭之中,暂时让沙俄人和欧洲人无法长驱直入。

不过显然此时的局面对于华裔来说极为被动,导弹的威力极为浩大,但归根结底还是产量太小,不足以彻底改变正常战争的走势,当然还有其他的秘密武器在此期间也取得了研制工作飞跃的进步,可惜都是因为产能无法跟上,一时半会根本不会对前方吃紧的战事提供多少的帮助。

所以也是因为现实原因,于雷接到了北上军团司令部,尚军亲自拍发的电报,务必要在这个冬天之前切断整个沙俄东部与西部的联系,在鄂毕河一线,和西萨谚岭一线构筑两道坚固的防御阵地,一道向西推进,一道向东推进,当然在电报中尚军还着重提醒了于雷的军队,因为沙俄欧洲部分人口众多,军队部署也是出奇的多,所以指望第一纵队罗西率先动手不现实,只能说在占领鄂毕河之后,给对方后线造成极大压力,不得不抽调兵力驰援鄂毕河,而真正担当进攻主力的则是于雷的第二纵队。

吃掉中央通古斯高原作战司令部之后,就可以长驱直下,开始袭扰扫荡,配合大陆边界的军队,里应外合逐渐吞噬在此处的沙俄欧洲军团,只要能够在短期内在西萨谚岭和贝加尔湖战区取得绝对的胜利,最大限度杀伤对方在此战区的有生力量,就可以完全转换被动为主动,届时尚军就完全可以抽调更多的大陆军队驰援鄂毕河地区的第一纵队,甚至还可以反守为攻,直接进入主战场,与高加索地区的夏家军联军一道里应外合围捕沙俄和欧洲的军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