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四章 高价的饥饿营销(1 / 2)

加入书签

“饥饿营销?”齐翠萍在接到李建的电话之后,诧异的当场尖叫了起来,

“我们明明产能不足,为什么还要饥饿营销?多生产一些卖出去,赚取高额的利润,这不应该才是企业所追求的么?”

面对齐翠萍的不解,李建轻轻的开始给她解释,

“国人都讲究一个面子,有些东西明明不值那个价钱,但是因为稀少,能够买到的人少,能够享用的人少,所以才会价格畸高,这就是说的物以稀为贵。所以聪明的生意人,都会控制好自己的货源,尤其是垄断的独门行业,不让产品在市场上流通的太多,这样才能造成货源紧张的假象,就好像拍卖一样,独一无二的东西,你能买到,证明你有钱,你有人脉有办法。”

“但是我们的小灵通肯定不能控制到独一无二,那样的话邮电局也收不回成本,那怎么办,就是尽量减少小灵通的供应量,一个县级市,有头有脸的人物也就那么百十个,再加上一些稍微富裕的人,所谓的高端人士就算五百个,也就是五百部电话就可以满足需要了,但是我们不供应那么多,只供应三百部。”

李建停下了解释,问齐翠萍,

“你觉得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

齐翠萍皱着眉头,“只供应三百部,那不是很多人买不到,买不到的人肯定得想办法找邮电局,邮电局会催我们供货。我们会被各地这种电话烦的要死。”

李建否决了她,

“不,他们会在邮电局出消息之前。就会动用各种关系去找邮电局的领导,争取通过搞定邮电局的领导来确保能够获得一台移动终端,然后通过这个来显示他们的身份和地位。”

“可这依然影响不了我们的产能和销量啊,我们就算是每个地方预留两千台,也不够卖的,他们显示不显示,都不会影响我们的销量。”

齐翠萍辩解道。在她心目中,目前可是绝佳的销售机会,一天的出货量恐怕就能给强华带来数不清的钞票。为什么不最大马力赚取利润呢,这才是资本和企业应该追逐的目标,至于是不是身份的象征,是不是有能力才能购买。这些。对于企业来说,根本不重要,只是产品的附带价值罢了。

“你听说过清朝时期,有个比较穷的书生,每次吃完饭之后,都要用猪皮在嘴巴上擦一下,并不洗掉,带着油哄哄嘴巴出去的故事么。我们只要让市场暂时缺货,然后过一段时间缓慢售。就会调动起大部分潜在客户的购买意愿,买了几次买不到,突然有私下里的关系告诉他可以买到了,你说这位潜在客户会不会买?”

李建的目光看向西方,他的主要目标客户,用来攫取巨额利润的地点,并不是国内,而是国外,这一点,齐翠萍总是想不到,他没有看出来自己对国内国外市场的区别对待,还以为自己是一视同仁,都是用资本家对待利润的方式来对待,却不知道,自己并不像是纯粹的资本家那样,把利润放在一切之上。

对内对外还是有区别的,毕竟国内的经济水平还没有多大的起色,现在能买得起小灵通的,都是先富起来的人或者特权经济,普通老百姓肯定视小灵通为奢侈品,断然不会倾家荡产买一个小灵通来消费。

所以赚一下这些先富起来的人的钱,同时在通讯科技上造成国内领先世界的象征,就可以完成自己的布局了,真正的大批量生产销售,还是要在欧美市场进行,等到十五年之后,这个市场的重心,才会慢慢转移到国内,那个时候,小灵通已经不是什么高档奢侈品,而是日用品,自己既能提高销售量,赚钱又赚的心安理得,才是最佳时机。

“你这样确实可以提高产品的期待感,造成一货难求的假象,但是这样我们的产品有可能会造成积压,放在仓库里,还不如卖出去,而且后续产能足以跟上这个销售量。”

齐翠萍还想坚持一下,李建接着说道,

“产能加大,再上一条生产线,将无绳电话生产线的工人调整一小部分过来,积攒半年的产品,我要一次性把欧美市场占满,不过他们有反垄断法,估计到时候还是要进行专利授权,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专利授权成功之前,把产品尽可能多的铺出去,我要到澳洲去买矿山。”

强华成立一年不到的时间,虽然赚取了百分之几千的利润,在利润率方面已经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媲美,但是在绝对体量方面,却依然小的可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