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不毛之地(1 / 2)
京师东面,同州,沙苑。
很难想象在繁华的关中平原的渭水河边,居然还会有这样一大片的沙地。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来到了漠北之地。
漫漫黄沙,沙丘起伏,牛马遍地。
“拔给我们的一千亩地几乎都是盐碱地,这是不毛之地,怎么种玉米呢?”副监李元芳指着面前的那一大片起伏不平的沙地,紧皱眉头对李逍说道。
“盐碱地好啊,元芳啊,我跟你说,玉米不比麦稻粟,其实也是能够在盐碱地里生长的,虽然产量肯定会低,但还是能长出来的。”李逍笑着说道。
“盐碱地能长出玉米?”李元芳大惊。盐碱地,简单点说就是土壤里含有较多的盐份,进而影响到作物的生长。
如沙苑这个地方,是有特殊的地理形态,据说沙苑在很久以前是白水茫茫的一片汪洋在海,传说素有水国之称。
当尧舜之世,沙苑在洪水之中,潼关以南之终南,以北之中条,二山相连,水无出路,关口闭塞,此处系一大盆地,黄、洛、渭、泾之急流,挟沙而下,沉淀于此。大禹治水时,方由潼关开一缺口,导水而下,此沙苑之所以生成也。
沙苑原在洪水之中,以后水出沙成。
而关中地区又比较干旱,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沙苑这个古老湖泊底的大量沙层,更容易使盐份在土壤表面逐渐积聚起来。
盐碱地也分为轻盐地、中盐地、重盐地。轻盐地是还能长出一些植物的,中盐地基本上已经是只有少数杂草才能生长,而重盐地,那就是真正的一毛不拔。但不论是轻盐还是中盐、重盐地,盐碱地向来都是不适合粟麦稻生长的,在这种地方种植庄稼,根本不会有收成。
“其实这块地,是我特意要求的。”李逍语不惊人死不休。
“我们如今是试种玉米,试种,就是为了试验出玉米的各种性能。如果我们能在这片盐碱地上种出玉米能有收获,那么意义重大。”
“盐碱地真能种出玉米?有收获?”李元芳看着眼前这片沙地,这一千亩的一片新划出之地,并不平坦,沙丘起伏,有些地方则有些小水泊,还有一些地方颜色看上去还泛着白,那些地方一根草都不长。
“玉米抗盐碱能力不弱,再加上我们适当的改造一下这些盐碱地,那么还是能所有收获的,就算产量不高,但能在盐碱地上种出玉米,这不就是意外收获吗?”
大唐的盐碱地很多,尤其是如关中地区,特别是关中西北地区盐碱地更多,以往这些地方是种不出庄稼的,如果玉米能在这些地方生长收获,那确实意义深远。
还有诸如东面沿海地区,盐碱地也极多。
“要怎么改造盐碱地?”李元芳心情激动。
“其实也不算难,首先就是得把这片沙地平整,地越平整,那么能提高降雨淋盐和灌溉洗盐的效果,防止土壤斑状盐渍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