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庞大的文字工程(2 / 2)

加入书签

赵奕才刚来到首都,正准备去实验室看看,结果就被通知要开会。

“借用z波航路?”

“也对啊!”

“他们也同样拥有反重力技术,有些还能制造出稳定的空间罩,完全可以借用航路完成穿梭。”

赵奕带着思考去参加了会议。

因为牵扯到国内最尖端的技术,会议有三个顶层领导到场,参加的还有国际的战略专家,都是国内发展方向军师类的人物。

有些为会议专门做了准备,就连续进行发言。

其中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反对的理由就是说,让其他国家机构借用z波航路,可能会有技术泄密的风险,另外,也会促使他们在航天领域有新的发展。

比如说,其他国家机构同样做火星探索任务,也许就能得到火星相关的其他信心。

再比如,他们也许会决定探索海王星或是某个彗星,就能够得到其他的太空信息。

另外,其他国家机构可以进行太空穿梭,肯定可以接机发展飞船技术。

等等。

会议上也有许多支持的声音,最主要是因为,其他的国家机构借用太空穿梭航道,能够增加国内在国际的影响力。

那些选择借用太空穿梭航道的国家机构,就等于加入了以国内为首的航天产业。

其中包含了很多的战-略利益和经济利益。

参加会议的过程中,赵奕也在思考着。

站在奕星公司的角度来说,毫无疑问会希望更多的国家机构,主动去借用太空航路,因为他们每一次使用太空航路,都需要为此支付大笔的钱。

这让奕星公司拥有了新的收益点。

如果是站在国内、技术、领导等角度,他的看法似乎不重要,会议上有很多眼光比他朝前,看的比他更远、更广的人。

所以赵奕只能站在技术角度发言,“从技术角度上来说,现在国外机构的反重力技术还不成熟,反能量屏障技术同样不成熟,他们所制造的飞船,核心技术和我们的,最少存在两代以上的差距。”

“这种差距,就好像是九十年代的电脑,和现在的电脑,外观、性能、核心技术差距还是很大的。”

“以他们掌握的技术,也能够制造出飞船,撑起反能量屏障,借助太空航路完成穿梭,但因为核心技术的差距,他们需要投入更多的钱,技术稳定性也存在不足。”

最后一句话说的是安全性。

就像是火星探索的历史一样,哪怕是最成功的m国,也有好多次任务最终宣告失败。

赵奕从技术的角度说了一下的看法,但会议还是争论不休,最终会议还是拿出了决定--限制性的开放太空航路。

比如,有好几家机构申请使用太空航路,就可以针对性和他们单独去谈,必须要知道他们要进行的任务,在讨论是否同意申请。

其他机构使用太空航路,都对任务、飞船等有详细了解时,一切可以说就在掌握之中,杜绝了出现问题的可能。

事实上,从会议的结果来看,国内整体战-略上,是希望借助新技术,包括空间链接技术、空间光能传输技术、z波技术等,来达成增加国际影响力以及创造经济利益的目的。

两者都很重要。

目前国内的发展正处在快速上升期,但相应的,因为发展的速度太快,有些领域没有能跟上。

比如,非常重要的金融端。

美元依旧是最重要的国际通用货币,国内需要继续增加影响力,并在各领域谈出结果,增大国内货币在国际交易的作用。

这方面,已经有许多计划了。

其中和奕星公司直接相关的技术,就是组建新的‘能源公司’,就是把环太阳聚能卫星的部分,从奕星无限动力公司中专门分出来,组建全新的能源公司,并继续研究相关技术,争取能够实现‘传输能源’的人民币定价。

这就等于一部分开放了太阳能空间传输的接口。

当然了。

其中牵扯很多技术问题,都需要一步步的解决。

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聚能卫星从无限动力公司分出来,肯定会得到大笔的投资,并发射大量的环太阳聚能卫星,来源源不断的提供大量的传输太阳能,用应用在各行各业中。

这也是对无限动力汽车的限制。

赵奕对此是早有准备的,任何正常运营的公司,都不可能长期持有垄断性技术。

正因为如此,他才让公司投入大笔的研发经费在‘软技术’上,把握电子、软件、智能等方面,制造出更好的产品,才能在未来竞争中站稳脚跟,而不是单单依靠垄断技术,来实现扩张性的快速发展。

在参加了针对太空航道开放的会议后,赵奕去了一趟宇图机器人公司,并和袁仲晨一起去了新组建的中文计算机技术公司。

中文计算机技术公司,主要是宇图和奕星一起,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中文底层编译软件的研发,暂时是个‘吃资金’的公司。

公司组建起来以后,已经分出各个部门,其中最庞大的部门,就是研发技术部,已经拥有了三百个以上的计算机工程师。

中文计算机技术公司才刚刚成立,但已经正式进入到研发状态。

赵奕主抓研发大方向,制定了大体的软件框架,但具体还是专业的人来负责。

袁仲晨对公司非常重视,他一直盯着研发进度,“我们以宇图的操作系统为基础,代入了很多的命令,已经开始相关的编译工作,但最主要还是中文的识别。”

“底层中文识别是个庞大的工程,我们聘用了十几个汉语专家,他们一直在对文字进行筛选。”

“按照现在的速度来说,完成基础汉字的筛选、识别,最少还需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

“这项工作是最重要的,这也是公司暂时不需要扩大的原因。”

“底层的工作没完成,再招更多的人手也没意义。”

赵奕听着点点头。

实际上,他对于研发进度还是很满意的,想要从底层做计算机研发,哪有那么容易?

国外几十年的计算机基础发展,可不是短时间能赶得上的,现在他们需要的是不断的投人,不断的积累,有足够的积累打好基础,才能去追求更高层的东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