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摄政长公主(1 / 2)

加入书签

冷冽的寒风之中, 黄皮子快速的奔跑。他穿过草丛穿过树林, 即使已经气喘吁吁,也不敢就此停下。

每隔一段时间,他总是向后看一看。直到没有发现那个恐怖的存在跟上来的时候,才会稍微的松一口气, 微微降下一点速度。

黄皮子虽然矮小却精壮,身体上布满了纠结的肌肉。这要是放在外面,十个好汉都不是对手。

到底是怎样的敌人让他如此恐惧?就连看不到了,也不敢停下来休息休息。

有关于这件事情, 就不得不提一提黄皮子此次的目标了。

黄皮子是虽然姓黄, 可是名字绝对不是黄皮子。只是因为他阴险狡诈, 足智多谋,才会冠于这样一个外号。

太/祖语录有言: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

事实证明, 黄皮子就是这样一个人。

一段时间以前, 他得到一个消息, 在这山中有一个古墓。还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墓,里面有无数的金银财宝。

墓主人是会稽长公主, 也就是那位传说中的摄政长公主。

这位长公主名叫刘楚玉, 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公主, 宋孝武帝刘骏之女,母为文穆皇后王宪嫄。初封山阴公主, 后改封会稽长公主, 嫁驸马都尉何戢。在当时刘宋王朝, 有皇族第一美人之称。

这位会稽长公主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曾对同母弟弟,也就是当时的皇帝刘子业说:

“我与陛下,虽是男女有别,但都是先帝的骨肉。陛下后宫美女数以万计,而我只有驸马一人。事情不公平,怎么到了如此地步呢!”

于是,刘子业就赐给会稽长公主面首三十人。并改封刘楚玉为会稽郡长公主,俸禄与郡王相同,食汤沐邑二千户,拨给乐队一支,班剑二十人。

刘子业每次外出,会稽长公主常与大臣一起陪同。

当时,会稽长公主因为尚书吏部郎褚渊貌美,就请刘子业命令褚渊来侍奉她。

按辈分褚渊是会稽长公主的姑父,可刘子业还是答应了会稽长公主要求,真可谓是百依百顺。

褚渊侍奉会稽长公主十日,多次遭到会稽长公主的诱惑,褚渊誓死不从,会稽长公主也没办法,只好把人给放了。

调查到这件事情的时候,黄皮子就觉得那个什么渊真傻。会稽长公主可是当时的第一美女,又有权有势有才情,能够春风一度不知道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居然还想着拒绝。

闲话少提,再来说一说那位会稽长公主。

景和元年十一月,会稽长公主的叔父湘东王刘彧造反,想要谋朝篡位。

会稽长公主当机立断的带着人杀了湘东王,保住了同母弟弟刘子业的性命。

自此之后,会稽长公主开始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因为刘子业对姐姐言听计从的缘故,不过一年的时间,会稽长公主就掌控了整个朝政,被封为摄政公主。

当然,也不乏这位公主在朝政上有着独一无二的天赋,所以才有如此成就。

可以说,当时会稽长公主除了没有皇帝这个头衔之外,和皇帝没有任何区别。

就连后院里面的面首,也比弟弟刘子业这个皇帝的后宫六院差不了多少。

这样一位公主,整整一生只有一个缺憾。那就是无论后院中有多少个男宠、面首,都没有生下一个孩子。

有传言说,会稽长公主不是不能生,而是不想生,也不知是真是假。

会稽长公主死亡之时,弟弟刘子业还活着。这个弟弟对姐姐的感情很深,将会稽长公主所有的一切都陪葬给长公主。

侍死如侍生不说,包括但不限于会稽长公主积累的一生财富,以及当时国库的所有最为珍贵的宝物。

那个时候,在会稽长公主执政下,国家一天比一天富有。经历几十年的积累,该有多么的丰厚。

黄皮子一想起这件事情,就激动的流口水。立刻联系了不少的同道中人,想要在会稽长公主的明宫走一遭。

不说别的,那里面随随便便的一件宝物,就能够让他们安心的过一辈子。再也不用冒着危险进入各种危险场所,只为了那一点点的报酬。

等到打了盗洞,真正的进入会稽长公主的明宫之中,黄皮子才知道有些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或许刘子业对于会稽长公主的感情真的不是姐弟那么单纯,其中还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他把原本属于自己的陵寝送给了会稽长公主这个姐姐,甚至还让人布置了各种各样的防盗措施,以免后人盗墓。

机关什么的,黄皮子倒是不怕。只要队伍里有几个高手,总会有人到达最深处,摄取一定的财富。

可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刘子业这个皇帝让人布置的最强手段,并不是不管多少年后还能够活动自如的各种各样的机关。

真正让人害怕和绝望的,是里面那些生生世世都守护会稽长公主,不容任何人冒犯会稽长公主的僵尸们。

那些人可不是简单的人,有的是在战场上马革裹尸的百战之士,有的是名震天下的才子……

虽然身份不同,不过都有着同样一个特点。都是年轻的男性,还是容貌不凡的男性。当然,他们的家世也很好,全都是贵族出身。

这些人都是刘子业这个皇帝打着陪葬皇陵的主意,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从各个家族骗过来,秘密的请人制作而成。

什么,黄皮子是怎么知道的?

这个答案简单,那当然是因为他看见的。

这些僵尸们不仅有着属于自己的棺椁和陪葬品,里面还有着记载他们生平事迹的文书。一个个都有名有姓,甚至还有的可以在史书上看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