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锻刀(2 / 2)
当前国内的普遍士兵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大头兵,但是冯庸有先见之明,在士兵中开辟夜间扫盲班,每天利用两个小时给他们扫盲,所以在认字这一块,可以说至少不比小学生差,这也为他们接受随军教导队又或者陆军学院的培训教育创造了条件。
陆军学院的课程主要开设了军事指挥这一方面,分类挺广的,例如步兵指挥、炮兵指挥,更有战术类的例如步炮协同,因为有了冯庸这个先知先觉的人存在,所以福建陆军学院在战术指挥某些方面可以说是最先进,例如后世中国解放军采用的‘三三制’就这样提前被运用到训练当中去了,可想而知,这也算是蝴蝶扇动翅膀,本来的步兵密集阵型被一战机枪的出现彻底摧毁了,随之而来的是散兵进攻,而这个‘三三制’可以说是二战之后产生的步兵战术。
当然其他方面,德国人的炮术指挥还是可以的,毕竟人家的炮兵指挥艺术是在实战中训练出来的,不比美国人,除了好几年前的美西战争,就没经历过大战,所以他们的炮兵、步兵指挥造诣远远比不上英法,日本、俄国就更不用说了,两个国家虽然在日俄战争中实现了战术更新,但是武器装备方面远远比不上英美法德,所以自然影响战术指挥,就比如最明显的,人家的步兵进攻仍然是密集阵性,俄国就是到二战也还是一言不合就冲锋,日本那个‘猪突’战术更是世界闻名。
虽然德国的步兵战术比起其他国家来好上不少,毕竟是第一个大量运用机枪、阵地组合的新型战场模式的国家,比起那受到伤害之后才醒悟的英法自然好上许多,但是就战术来说,比起二战来说,仍然显得很粗糙,要知道二战的战斗模式完全可以碾压现在,在这个武器。变革的时代,战斗更新如果快人一步,那就意味着比别人更接近胜利。
因此,冯庸根据先知先觉,对比世界上的最新战例,以及德国战场的运用战术,加上部分自己理解,写了好多资料,但是毕竟他不是专业的军事人才,所以只能口述给肖皓等军校高才生,部分后来的武器也相对透露出来,所以才勉强编写出一本内部流通的教学操典,更是编成了步兵操典,率先运用到训练中去。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陆军学院使用,不可避免会被德国军官知道,这样子就提前使得德国战术的更新,让德国在战场上获得一点优势,这不是冯庸想看到的,尽管他对德国有好感,但是在不能保证自己能够在军事方面超过德国之前,把这些无法掌控的东西交给任何一个国家,毕竟国与国之间交往,利益为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