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永生相随共愿存(1 / 2)

加入书签

“初为人妇,自当绾发。可你还未嫁给我,自然不得为你绾发。”

一直以来为她绾发时,从未以嫁人的习俗来为她绾发。只因,在他的心中,一直都希望她为入宫时那般模样,唯有那时的她没有任何苦恼的心思,无忧无虑这便是她该有是一切。

而如今,眉眼之上却存有丝毫忧愁。哪怕有时未有过多的表现,依然能将她的心思全然的看在眼中。

在自己的眼中,她依然是初见时的叶漪兰,而她如今的身份只是暂时,日后想要拥及的一切会更多。

未嫁?

他们二人之间,确实没有任何的婚嫁之意,而入宫亦只是强行罢了。他先前所做的一切,无非是霸道了些,可如今的柔情怕是亦不分不相上下。

可不管何时的他,早已被他的柔情所深深地深陷,而不得自拔。这或许,便是自己一生想要得到的永久。可偏偏,却丝毫未对自己有过丝毫的自信罢了。

从他的怀中起身,双眸所看向镜中的自己。每一次,他所为自己绾发时,却是未出阁那般模样。而他一直所记得未出阁时那发髻的模样,一直都是记忆犹新。他所为自己准备的衣裳,即看似华丽却有着自己所喜的素雅。

而这素雅、素净反而他亦是如此,倒是觉得彼此之间倒是太多的相似之处,这番相似,更为让彼此之间更为融合。亦不知,他倒是知晓自己何等喜好,就连哥哥都不知的事,他都能依然知晓,反而这一切太过于神秘了些。

倒是他,向来神秘。根本便不知他所下的棋子之中,下一步该如何走之。反而将自己的这枚白字吃得死死的,根本毫无任何的退路。

倒是他所下的每一步棋子,都是在步步设下陷阱,让自己毫无任何思虑便紧紧跟随。

这紧紧跟随,显然成了一生的习惯,再也无法将其离开他的身边。

只因,在他的身旁却是如此的令人暖意在心中,久久而不得离去。

嘴角中勾勒地一抹淡然笑意渐然地上扬着,眸中所散发出的眸光却是令人尤为的疼惜。

欲言又止的唇瓣,却是犹豫了些许后,则是缓缓地开口道;“你是皇上,怎能娶我。要娶,你已经娶了她人了。”

对于叶漪兰而言,心中所许之人,亦是所嫁之人唯只有娶自己一人。

“娶她人并非我所愿。”“我知晓,我如今的身份一直都是难以让你真正的接受,你所有的开心无非只是暂时的罢了。是我无能,没能先将迎娶你。可你要知晓,长孙莞霁所嫁之人的身份是先帝的四子,今日的帝王。而叶漪兰所嫁之人,是一生情有独钟之人,亦是叶漪兰的丈夫。”

“此生,我叶漪兰会永生都会记得,你今日所言的每字每句。”

他这番话,倒是道出了自己心中所一直期许的事。毕竟,自己所嫁之人并非是帝王,而是能伴随自己一生的丈夫,一生中安稳的度过便是,根本便不用理会任何的纷争。

明知不可能,只愿在唯独二人时,便可拥有那些所有得不到的恩宠。这样,才算是一生中该有的此生不渝。

“这些话,你自当该记在心中。这样,无论发生何事,你心中有所纠结时,想想这番我今日所言,定然会解你心中的困惑。”对于任何事他自然不可担心,更为担心的便只有她对自己的情到底是有几分深沉。

不该有的一切困惑,亦不能有所发生,更不能一直所困住她。

如今的她,宛若走进了沉睡之中梦魇之中,根本便走不出心中之魇所设下的陷阱。她的心未曾打开,又岂能拨开云雾看清所有事物。

敞开心扉,才是她一生不再困扰,亦不再对自己有任何的偏激之意。

反而,更会恩爱长绵。

柔情的指尖抚摸着她的脸庞,那一刻他的心是混乱一片,毕竟久久而谈的都是类似的言词,亦不知该如何一番说道。

自己的心反而亦是有所困惑在其中,这等思绪向来都不曾拥有,如今反而渐然地感染罢了。

暗自心中一番嘲讽着自己,只是不曾想到,自己有一日会被她所渐然的带入她的心宿之中去,这是自己从未想象过的事。

不由自主地咧嘴一笑,却偏偏尤为凝重地向其一道之:“兰儿,其实这些困惑你亦不该拥有。我真心希望,你可以抛弃所有的杂念。真正的相信我,没有丝毫的怨言。”

“这样,便可一生所爱吗?”

听她这番所言的疑虑,更为地令人不解。以往,她都是欣然地有所接受,如今反而却是在反问自己。

一生所爱?

这所问,根本便不该问得才是。这一问,反而倒是自己更为忧心忡忡罢了。

双手渐然地松软而下,浅然地扬起一抹涩意笑意徐徐而来:“你这话是何意?”

“这一辈子,若是没有怀疑,其中没有任何的纠葛,这还算是经历过一生相许吗?”有些事,反而倒是一帆风顺,一切都太不切实际。可他无论如何一道,自始至终他所在目的便尤为地清楚不过。

这情,不能期许地满足所有一切,亦不能就此将就下去。

从镜中所看到的他,渐然地有所感知到他的异常,伸手便是握着他的掌心,怅然若失地一叹之:“其实有些事我都明了,只是不愿让自己看的更为明白些罢了。只想每一次听到你所说的承诺,能让我毫无顾虑,亦能知晓你对我的情。可你,只是一直随着自己的心思,来让我达到你所期许的所有事。灏宸,你若真的爱我,便不该对我有所期许。则是,让我慢慢地感受你所带给我的一切,让我永生都记在心中。这样,这些不光是你的记忆,亦是我的记忆。我只想与你,永生共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