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四方公审 波诡云谲(1 / 2)

加入书签

紧赶慢赶,扶苏算是准时到达了大堂。也就是此次审判的地方,与平常房间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宽敞许多。秦人不喜奢华,各个衙门也多是简洁大方。

扶苏坐下的时候,现对面观审之人胡亥赫然在列。此时的胡亥没了往日的骄横,静静站在一边不一言与其他几人小声说着什么。看到扶苏过来,先上前问候,其他人虽然不解为何以往骄横的胡亥为何今日这般乖巧,却不一言跟着问候。

扶苏一一回应,如同温润君子,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关怀。只有胡亥低头的眼神中闪现的锐利看得出扶苏这温润君子下的手段和决心!

扶苏独自坐下,四面的小声议论又悄悄开始。

“听说这次扶苏公子斩了一个剑手,还是胡亥公子的席教习?”一个听审士大夫的悄悄对旁边的人说道。

“岂止如此。胡亥公子的教习进宫,冲撞了公子。自然被公子手刃了!”另一个士大夫反驳道,沾着信息优势颇为傲气对同僚道。

“哦?那可算新鲜事了。扶苏公子虽然仁爱之名传扬天下,可惜性子柔了点。”这个士大夫摇了摇头。感到很可惜的样子。

“若是当着亲弟的面斩杀他教习,这样的人还能算柔弱的话,怕蒙将军也是个不敢杀鸡的人了!”蒙恬是中华第一勇士,这个士大夫显然对关于扶苏软弱的说法不以为然。

两人小声议论,殊不知胡亥脸色已经再度黑了起来。只是他们也不惧,胡亥虽然深得皇帝宠爱,但还不是帝国皇帝之前也奈何不得他们。

至于扶苏,则小声和冯劫谈论着。

“公子,今日你我二人可不是主角啊。”冯劫和扶苏所在地方除了卫士空无一人,倒也不怕其余人听见什么机密。

“哦?冯御史何出此言?”扶苏疑惑,一个帝国皇长子和一个副丞相难道也算不上主角?

“嘿嘿,虽然陛下兼并天下。但这人心不古,却不是所有人都希望天下一统的。那些个读书坏了脑子的儒生怕就是被卖了也还感恩戴德,自以为计!”冯劫对儒生毫无好感,对恢复古制更是非常不屑。

“难道这些儒生,背后还有阴谋吗?”扶苏心中猜到几分,却不知道离真相有多远。

“哼,未兼并天下前。诸子百家,哄哄嚷嚷。你方唱罢我登台,游走诸国,为展一己所长。现在天下一统,好了,一窝蜂的聚于咸阳。要说只有儒家参与了此事,某是第一个不信的!”冯劫摇摇头,他自己就算得上法家。只不过登上朝堂以后已经渐渐隐去这层外衣。

“蒙毅!”扶苏最终口里冒出两个字,蒙毅蒙恬都是秦末名将。前者声名显赫与朝堂,为始皇帝出谋划策。是始皇第一等亲信。后者掌兵与河南地,抗击匈奴声名振于边疆。而蒙氏一族都是秦国世代将门,可谓显赫。更重要的是,他们也是兵家的支持者!

“公子睿智。的确,陛下已经命蒙将军领禁军前去捉拿嫌犯了。”冯劫说罢,不再言其他。低头拿着一卷书,自己该说的已经说完了,其余就看扶苏的领会了。

扶苏见此端坐起来。暗自思索。

皇帝显然没将突破口放在这公开审判之上,毕竟公开审判能得到的,私下密审一样能得到。自然不需要多此一举。

这样看来,显然不合常理。始皇帝雄才大略自不言他。一个大皇子加上一个御史大夫副丞相,阵容确实够强大,但如果不是公开审理的话,也不会有多大影响。

对!扶苏捕捉到了什么,就是这公开两字上!

御史大夫这个天下人臣前三的大臣已经足够吸引天下人的目光了,再加上帝国第一继承人公子扶苏。其中意味再简单不过,就是让两人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而最重要的一记重拳在蒙毅手上,领着禁军再所有人都毫无防备的时候来一个突袭。就算这些潜藏在咸阳下的帝国敌人再如何手段通天,也已经足够了!

只不过,扶苏留下了最后一个疑惑。历史上仅仅一件简单的坑儒事件,究竟有多少隐秘在其中。竟然要秦始皇主导,一个皇子,两个丞相,一个上卿来动手?

忽而,一声鼓声响起。四下都是迅安静下来,冯劫为主审官,扶苏坐在旁边。

“开审,传人犯!“冯劫一拍惊堂木,大呼一声。

“传人犯!“

随后,一个披头散,身着囚衣的男子被两个衙役押了过来。

“堂下何人,报上姓名,籍贯。“冯劫这话完全是废话,如果实现连犯人的名字都不知道,那能力就要值得质疑了。

不过在场人都知道这些都是必要程序,倒也没有质疑之声,想到其他。

“学生,范岑。东海即墨人。”听到这扶苏心中一乐,寂寞人?随即想到是山东即墨,这才释然。

“你可知罪?”

“学生不知所犯何罪。范某自东海即墨,远赴千里来帝都求学,为卖一生所学与帝王家。天理昭昭,竟蒙冤入狱!”这范岑一语下去,滔滔不绝,甚至说道动情之处眼泪哗啦哗啦的流了下来。真叫人闻者落泪,听者感伤。

而主审官冯劫竟未加拦阻,而是饶有兴趣的听着。

待范岑说完,冯劫也不叫人动刑。一方面这是公审,讲究法律公正,若是将大刑用上,怕容易落下一个刑讯逼供的嫌疑。而另外,也是冯劫对自己有信心。

“传人证!”

随后,一个青衣小厮便进了来。面相普通,还算清秀。一进堂便稽:“小人齐二,见过官老爷。”

看起来是个酒楼客栈的小厮,最拿手的便是察言观色。场上的大官一个个跪拜过去,丝毫不落。显然是个极为油滑的角色。

虽然众人对这个小厮不以为意,心中却也多了些微的好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