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基金不是慈善(1 / 2)

加入书签

正式开学以后,最大的变化就是沈一一开始和班里的男生有了交集。这里面有多重原因。学校到了大三的课程设置上的变化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大一和大二的课程主要还是基础课。基础课还是在知识的灌输为主的。学生本人在上课时听进去多少,全看个人的吸收能力。所以在那个时候,沈一一扮演的是独行侠。她不需要和同学们有什么交集,也可以自己把自己的课程学得不错,同时还能够在期末结束考核的时候,捍卫自己的神童的名誉。

而到了大三,除了开始上起了专业课以外,学校里给同学们提醒要提前开始准备论文了。因为完全没有课纯给同学们写论文的时间只有大四的最后半个学期。而那个时候大家应该已经没找到工作的急着找出路,找到工作的要开始提前上班。那时候的毕业论文已经是纯交差,谈不上什么质量了。而这样的论文,显然在学校的老师的眼中是属于不能体现清华水平的“渣”论文了。这几年开始,清华的老师们对以往的这种大四下开始写毕业论文的安排有了反思的声音。

所以从大三开学开始,老师就会耳提面命地要求同学们从现在就开始构思自己的论文课题,探讨一下自己的论文结构和立论依据之类的要务。可是,在这个时候,学校却也没有专门的课程,教学生们到底什么样的毕业论文是合格的。学生们唯一的学习方法就是自己去思考如何写自己的论文。在这样的情况下,同学们自己往往会在思考时有疑惑。而疑惑时彼此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学校的领导在无意间也算是实践了一次西方式的开放式教学。

清华的学生底子都不错。他们也可以到学校图书馆里所馆藏的历届毕业生的优秀毕业论文中,寻找到一点自己写作的灵感。但是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毕竟本科论文所能获得的资源是有限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太宏大艰深的课题还是等到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阶段再去研究比较好。可是没有经过完整论文训练的同学们哪里会有这样的意识呢?还好,他们自发地形成了一个小组,在放学后找个教室,对论文一事进行研讨。

沈一一是有经验的人。她在前世也算是早就写过了大大小小的不少论文。也正因为她成为了这个小组的一员,所以在最初的那些不适应之后,清华本届电子系大三的同学们竟然能够自己找到写论文的“谱”了。

当然,沈一一之所以会成为小组的一员。也是缘于同学们的邀请。

经过了课程成果专利一事,那些男生们的确是感到了自己和沈一一之间的关系似乎是近了一些了。这可都算是一个基金会的人了,当然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条船上的人了。所以。他们还请了看上去和沈一一之间关系还不错的刘以豪同学作为代表,邀请沈一一同学加入了大家为了准备论文而组成的一个团队来。他们其实对于沈一一的头脑还是很迷信的。这入学时的神话在校园里流传甚广,而沈一一入学后持续占据了成绩榜前列的位置也证明了她的实力。同学们相信,有了沈一一和刘以豪这两个在班级里成绩数一数二的高手的加入。和课程设计时一样。他们的毕业设计一定会创造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生论文的一个传奇。

对于大家的信任,沈一一是求之不得。她可是一直想把这些在自己看来都是难得的人才笼络在自己的身边的。不然她也不用再想办法搞一个什么基金的作为彼此的联结了。现在有了这个机会,她当然是一口答应。哪怕来的不是刘以豪,而是任何一个其他同学,她也是不会说不的。

而且,因为大家在一起讨论论文,让她不至于过早地回寝室自找没趣。因为现在寝室里有一个不知怎么和自己反目的人存在在那里,相处得有点尴尬。

也正因为大家开始切磋各种论文的写法。热情都很高涨,直接导致大家伙儿最近的行动都比较一致。比如一块儿去打饭。一块儿去图书馆之类的。男生们打球的次数也减少了。因为要保留更多的时间进行头脑风暴。

当然,在沈一一不知道的某处,她也被人又记上了一笔账。

和大家在一起讨论课题的时候,沈一一仿佛又回到了之前自己参与的那几个大项目的时候了。比如在沈阳做动力伞的时候。再比如之前和大家一起完成那个课程作业的时候。这种彼此智慧火花的撞击,让她也感到十分带劲儿。相比之下,自走平衡车的设计更像是由她发包的一个仿制项目,不存在什么让她激动的创造性。

初期的讨论中,大家对于各自的论文的题目,有着天马行空的设想。沈一一觉得有些设想还是很有创意的。而且当中有几个还真的是代表着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在后世大行其道的设计。

只是,在她这个过来人看来,那样的课题总是显得太大,不适合本科生来写。沈一一提醒他们:“本科生的论文一般不超过10000字的。你们真的觉得这个问题可以在这样的篇幅内搞定吗?还是你只想做一篇综述性的论文?那样的论文可不符合毕业论文的要求啊!”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够残酷。

自己的设想不能实现,当然会使同学们有些失落。当中也有人问沈一一:“沈一一同学,我们新成立的那个基金不是正好要支持同学们的科研设想吗?那能不能资助我这篇论文呢?”

听起来这个提议很有道理。很多其他的同学也是眼睛一亮。但是沈一一却毫不留情地给拒绝了。

“你如果是指你的这篇毕业论文的话,那我是不会同意为这篇论文提供资助的。”沈一一很坚定地不给对方任何希望。“因为以你的论文的篇幅和深度,投入你的研究不会创造预期的效益。”

看到对方有些失望的样子,沈一一耐着性子对他解释。

“我不是说你的论文题目不值得写。恰恰相反。你的论文题目体现了你敏锐的洞察力和天才的想象力。我相信如果再过个十来年,你的题目一定会结出硕果。”沈一一先肯定了对方的题目的意义。当然,前面的花团锦簇往往意味着后面的无情转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