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有备而无患(2 / 2)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是姚广孝不愿意见自己,还是真的有事情,武六七去了庆寿寺三次,每一次都是扑了个空。武六七望着紧紧关闭的庆寿寺大门,不由的心中翻搅成一锅粥,莫非这姚广孝并不是为了拉拢自己?而是借着官办商人的借口,要弄死自己?
这个可能几乎是微乎其微,姚广孝要是想弄死自己,分分钟的事情。又何必要这般绕圈子。再者说,这姚广孝也不必存着投鼠忌器之念。
但是为什么这个时候,却偏偏不见自己呢?
武六七无奈,只好按照自己的计划继续往前走。
不管噶姚广孝见还是不见,自己总要留一条后路的。
就在三日之后,北京城的人却出奇的发现,原来走街串巷卖秋梨和苹果的商贩都不见了,这些原本还愁着东西卖不出去的商贩,忽然听说齐化门外的刘记豆腐店,正在大肆收购这些水果。便纷纷的涌向了齐化门外。
很快,在刘记豆腐店外面,就堆满了成筐的秋梨和苹果。武六七这才放下了心。
四天的时间,转瞬即到,在大缸之中,酒曲和粮食起了神气的作用,隔着厚厚的缸盖子,也能闻到里面的浓郁的酒气。薛大师站在一口缸的旁边,仔细的看了发酵的程度,看了看天上压得低低的铅灰色的云,淡淡的道:“是时候了,请酒神!”
这是酿酒作坊传下来的传统,也算是一种仪式,据说在宋朝的时候,这样的仪式十分的隆重东家和所有的伙计掌柜的,会抬着杜康的神像,在最繁华的街道上,吹吹打打而过,用三牲祭品祭拜过杜康之后,才会点火蒸馏。
大元朝的时候,蒙古人是一等人,二等人是色目人,三等人才是汉人。这些汉人虽然是也酿酒的,但是蒙古人却不大愿意让他们祭拜酒神。于是这样的传统也就渐渐的流逝了。
以至于到现在,连一尊酒神像都找不到,武六七只好用木牌上写上了酒神嵇康。由两个伙计抬着,缓步的走在了前面,武六七和薛师父便跟在后面,但是极品却是一点都不清减,三牲祭品一点都不缺,大家轮番上香之后,薛师父亲自挥动着木铲子,将大缸之中的酒糟铺在了笼屉之中,然后小心翼翼的盖上了冷凝用的盖子。将冷凝酒用的竹筒一节一节的接上,在一声吆喝之下,点燃了火。
所有的伙计都争先恐后的挤在竹筒的末尾,瞪着眼睛盯着竹筒,都要亲眼见证这伟大的时刻。
灶膛里的火焰猎猎燃烧着,不一会,便可以闻到阵阵扑鼻的酒香。一滴精华在竹筒的末端凝结,仿佛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晶莹剔透的液体才坠落进了坛子之中。
众人便是一阵欢呼雀跃,眼看着,这成滴的酒便汇聚成了涓涓细流。发出了悦耳的哗哗声。
薛师父上前,用碗接了一碗,放在鼻子旁边闻了闻,然后浅尝了一口,借着便是一仰而尽。眼角竟然沁出了点点的泪花,高扬着双臂,大声的欢呼道:“酒!列祖列宗在上,我终于能酿成属于北京的醉潼关啦!”说罢便哽咽不成声。
于是在最快的时间之内,一坛子一坛子的烈酒便酿造了出来,出了薛师父喝了个烂醉,再加上后来赶来的武当也是吃了个烂醉,其余的伙计并没有贪杯,而是加紧了进度,几乎是昼夜不停,在刘记豆腐坊的后院之中,突击挖出来的地窖之中,藏了满满一窖白酒。
借着便是如何倾销这些白酒了。
在众人看来,这应该是其中难而又难的事情了,可是武六七却不这么认为,只是大包大揽的道:“你们就放心吧,我保准这个月,一万两银子高高的入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