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如火如荼(2 / 2)

加入书签

张瑾心满意足的走了,本来以为要废一番周折的事情,竟然一次会晤就搞定了,这让他深深折服于自己的辩才。

刘鸿渐的考虑不同,天jin卫的宝船厂早晚要建起来,但船匠是个大问题,就算船匠有了,想从无到有也是个老大难,而有了来自海盗王的主力战船就不一样了。

虽然刘鸿渐知道即使是老郑的主力战船,在如今的时代也算不上先进,但总比老朱家的渔船要先进太多。

况且,华人最擅长什么?

看看所谓的佛郎机炮就知道了,从第一门弗朗机炮交给大明匠人后,十年之内,各种仿制版本雨后春笋般接踵而出……

用于城防的、用于海防的、用于海战的、野战的大大小小十多个变种,而且质量比原本的弗朗机炮还好!

我的是我的,你的是你的,但过不了多久,你的也是我的,而且比你的更棒!

刘鸿渐也很开心,拉着牛大棒槌便去了后厨喝酒……

第二天,刘鸿渐破天荒的去参加了早朝,在接下来的阁议中向崇祯禀明的此事,崇祯略作思考后果然答应。

虱子多了不痒,银子欠的多了不愁,不就一个爵位吗?又不是世袭,给他便是!

于是乎大笔一挥,老郑成了大明的南安伯,而崇祯大叔得了军粮,刘鸿渐得了银子,二人的合资子公司得了五条主力战船。

之后的的日子,刘鸿渐除了军械所和军营哪都没去。

上午和军械所的兄弟一同参与训练,下午则跟宋大爷全力监督燧发枪、纸壳弹的生产。

同时,耗时颇久,大明帝国第一个使用新式纺纱机的纺纱工坊正式开工。

大明皇家纺纱厂由三百架新式纺纱机,和五百名经过培训熟练使用新式纺纱机的妇人组成。

这些妇人大多是军械所匠人、千户所士兵的家属,她们感激侯爷给了她们工作,给了她们银子,给了他们希望。

以军械所、万岁山千户所为核心,四周围绕纺纱工坊、琉璃(玻璃)工坊、诸多温棚,一排排民居也拔地而起。

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近万人的聚居区,士兵、匠人、民壮以及他们的家属、孩子,他们把家安在了这里,这里安居乐业,没有欺凌。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欣喜、知足,刘鸿渐看在眼里仿佛找到些安慰。

如果有时间,再过不久,他还将在这里建造一个学堂,满地乱跑的孩子,将是这个组织的未来,他想用这个支点,撬动整个大明。

又五日后,军械所生产的第二批五千杆新式燧发枪,外加四十万发定装纸壳弹交付给京营,而首先分配到手的,便是参与了江北四镇平叛的五千个京营老兵。

说老兵其实有点牵强,他们也不过是去年新征入伍,只不过相对于前些日子新征的新兵蛋子来说,有了些许战场经验而已。

一把新式燧发枪十两银子,而定装纸壳弹则按照一两银子一百发。

这一批火器,使得户部直接付出了五万多两银子,银子不多但却让户部尚书倪元璐格外膈应。

在户部看来,这军械所既然是皇上出钱,当然安国候也有份子,但生产出来的武器装备不应该是无偿提供给大明的军队吗?

刘鸿渐对此嗤之以鼻,并懒得解释。

纸壳弹的消耗变成了军械所最大的负担,一再扩容后军械所终于可以达到日产纸壳弹五万发,但有七千支燧发枪在每日训练、消耗,饶是如此仍然捉襟见肘。

日子在焦灼中过去,当所有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时,一封突如其来的信将这一切打乱……

PS:唉,要写一些沉重的东西了,不禁想叹息一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