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2)

加入书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一百多年前,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中描述了难以揣测的人生。

——代题记

楔子

在广阔富饶的鲁西北平原中部、滔滔黄河之北,屹立着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历史名城山东省禹城市。她就是蜚声中外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大禹治水”重地、仪狄酿酒之乡,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美丽的故乡,孕育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流传着许多耐人寻味的神奇故事。“大禹治水”就是其中之一。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当尧帝在位的时候,洪水滔天,百姓不堪其苦。于是尧帝下令,任命共工治理水患。共工“壅防百川,堕高堙卑”,治水二十作年无功。尧帝不得已,改派鲧治水。鲧采用“围堰作城”的办法,治水九年无功,被诛。尧帝90岁,舜摄政元年,新任命了大禹治水。大禹受命之后,不慌不忙,首先展开了山川、地理、水情、水文、天文、人事等的详细调查,并且率领众人,在经过现禹城境内的时候,看上了一处座落在高丘上的古城堡群“高阳城”,决定将这里作为临时指挥部。此地也就是后人所称的“禹息故城、高唐城”。在这里,经过一系列会商、决策,大禹率领众人开始了对现海河流域及泰沂山脉北边沿的调查及整理行动,七年始成功。第一阶段完成后,大禹率众人出高阳城西行,一路检查高地、堤堰、沟河修筑状况,来到孟门(今河南省孟津)挖掘阻水淤堤。淤堤乘水势骤崩,囤积在中原西部的洪水顺势而下,沿孟津、武陟、新乡、滑县、浚县、濮阳一线流入尚是水湾的海河流域,随即东入渤海。对此,《吕氏春秋》记载当时的水势状况“河出孟门,大溢横流,无有丘陵、沃、衍、高埠,尽皆灭之,名曰‘鸿水’,禹于是疏河决江,为彭蠡之障,乾东土,活者千八百国。”

孟门决堤后,大禹又率众人沿水泊南岸东进,一面修整堤堰、河道,使西水东流、南水北流、防止北水南侵;一面安置族民落户屯田、兴农。在回到高阳城之后,此时大水已过去,中原、西部、淮河流域大片土地露出水面,显现出息土良田。大禹以高阳城为中心,号召族民展开了大规模的制陶、养蚕、纺织、编织、耕种、渔猎、造船车、建房屋等活动。一年后,尧帝去世,舜帝继位。大禹奉舜帝命,带皋陶离开高阳城回蒲阪(今山西省永济县)。此时的高阳城区域,已成为土地肥沃、人杰地灵的富饶之地。

大禹离去之后,为了纪念他的功德,高阳城便改名叫“禹息故城”,隶属兖州。夏代,有穷氏族在故城区域居住;商代,薄姑族在此居住。西周时,先属祝国,后称高唐邑,属卫国。春秋时属齐国。秦时设高唐县,属济北郡。汉初改设高唐县,属平原郡。西晋时八王争战,城毁县废。北魏景明三年(公元502年)在原址复建县城。北齐天宝七年(公元556年)迁县于今高唐县城,一年后旧县址毁于一场火灾中,从此成为一片废墟。唐天宝元年改祝阿县为禹城县以袭其名。唐乾元二年,禹城县衙由阿阳城(现火车站西南200米阳城子村)迁址李善人村,仿春秋时古城貌建禹城县城。正阳门取名“禹迹”,西门取名“鬲津”,以示故城的延续、纪念大禹功德。现禹城老城里便是禹城旧址。

除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在禹城,另外流传甚广的一个故事就是“仪狄作酒”了。

不管大禹治水也好,仪狄作酒也罢,都透露出禹城人的自豪和骄傲!在这片土地上,孕育过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先贤,涌出过一批又一批的英雄豪杰之士。故乡以他们为自豪,他们也以故乡为骄傲!

沿禹城至李屯公路往西南方向走15公里,在苇河的南岸,坐落着一个800多人口的小村庄,这就是我的故乡——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辛寨镇梁庙村。故乡,魂牵梦绕的地方,我曾多少次梦回故乡。

我思念我的故乡,思念大地、河流、村庄,思念与土地相关的时间与生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