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袁绍的错误决定(1 / 2)
她想依靠刘协和娘家人想与何进兄妹各行其是,与他们平分秋色。
固执己见,妄自尊大,不知审时度势,不懂能屈能伸。必自取灭亡!
要知道现在是何太后摄政,何进上的奏书,一定会送到何皇后手中。兄妹狼狈为奸,董氏安能斗得过?
董氏被送出京后,何进立刻派兵包围董重的府第。
何进逮捕董重,免除他的职务,追索其印绶,董重自知劫难难逃,自刎于府中。
董重死后,有大臣上请恢复刘凡骠骑大将军之职位。
何进不准!
待董太后势力被拔出之后,何进在幕僚袁绍的建议下,又准备寻计策谋诛张让等人。
袁绍也是跟宦官卯上了,大有一种不击灭宦官,誓不罢休的趋势。
袁绍与何进密谈,道:“当年窦武想诛杀内宠而反为所害,是因为他说的话漏泄出去了,五营百官服从宦官,害怕宦官。现在大将军有国舅这样的重要地位,兄弟同统率劲兵,吾部下有几位将军,都是英俊之士,唯大将军用之。事情在于掌握,这是天助的时机啊。大将军应当为天下除害,名垂后世。虽周朝的申伯,与大将军相比,也不算什么!”
他认为宦官亲近天子,天子年幼,容易被宦官影响。宦官又出入号令,若不全部消灭,以后一定会为害。
袁绍非常善于养士,许多游侠、豪杰之士都愿意为他所用,他的弟弟袁术现任虎贲中郎将,也非常善侠气。
何进与袁绍定计后,何进又入宫中见了何太后,表明诛杀张让等人的想法。
但是何进再次被何太后埋怨。何太后表明了对何进说:“宦官统领禁省,自古到今,汉家老规矩,不可废。况且先帝刚宴驾,我怎么堂而皇之与士人共事呢?张让等人忠心于我,以后不得找张让等人麻烦!”
何进不能违背何太后的旨意,但被袁绍鼓动,拔出阉宦之心很浓。
袁绍一直认为何进优柔寡断,身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声名在外,竟然被妇人左右。
若有决心,将计策定下来,阉宦安有活命的机会?
袁绍劝说何进“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何进不听。
张让等人也知何进一直存在铲除他们的心思,心中愤恨。
但是董氏一枝已废,无法再庇护他们。他们生怕何太后再抛弃他们。遂再次舞弄权术。
他们拿出多年珍藏的金银珠宝,去贿赂讨好车骑将军何苗和何进的母亲舞阳君。
没过几日,何苗就对何进书信,道:“开始我们一路从南阳来,都因贫贱,依靠宫中获得贵富。国家的事,也不容易!覆水难收,应当好好考虑,应与宫中保持友好。”
紧接着舞阳君也派人告知何进,张让很讨喜欢,不得为难他们。
何进再次犹豫不决。
他连夜找袁绍和主簿陈琳、典军校尉曹操商议。
“大将军,如今宦官再次被太后重用,死灰复燃。他们擅长妖言惑众,蒙蔽陛下左右。请快下决断。”
袁绍继续向何进说道。
此时的袁绍已经召集了四方猛将和豪杰之士。就等何进一声令下。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再拖下去,迟早会出事的。
“太后不许,如之奈何!”
何进摇头叹道。
“大将军,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带兵进京,除去阉宦。到那时,不容太后不从!”
此事袁绍说道。
“妙计,妙计!”
何进一拍大腿,点了点头。
“《易》称‘鹿放走了,就不可捕得了。’俗话说:蒙着眼睛捕雀。微小的东西,尚且不能用得志来欺骗它,何况国家大事,岂可用诈来取得呢。现在将军总皇威,掌握兵权,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这好比烧着火炉子燎毛发,有什么为难?合于道,违于经,为天人所顺。反抛弃利器,寻找外援。大兵集合起来,强的为雄,这是所说的干戈倒拿,把柄给别人,功决不成,徒徒地成为乱恶的台阶。”
陈琳文采斐然,文章花团锦簇,他说的话就是不一般,一通大道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