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第136章 实验室(2 / 2)

加入书签

杨锐正看着报纸,随口答道:“英语好就行了,SCI的论文都有一些固定要求的,能达到他们的要求,实验过得去,就有机会通过。”

读书的时候,杨锐发一篇SCI的文章亦是累死累活的,现在有了满脑子的技术论文,自然觉得轻巧。

姚悦手背在身后,一边听杨锐说,一边默默点头,又问:“固定要求是什么?”

“仓教授没有给你们讲吗?”

“他说我们还不到发表论文的时候。”

“大二的话,也的确不到发表文章的时候。”

姚悦笑了:“好像你比我大似的。”

“在学术上?真的比你大。”杨锐也笑了。

姚悦轻松不少,又道:“你在学校里,也是这样和同学说话的?给他们讲课?”

“你是说报纸里这种?”丁亚琴发表的报导里,一半是按照赵丹年校长期望来写的,还有一半是关于西捷制药厂和他的技术的。

姚悦轻轻点头,说:“记者说你们平均提高了30分,真的假的?你怎么给他们讲课的?”

“你都上大学了,还关心这些做什么?”

姚悦脸一红:“我也想我高考的时候,提高三十分是什么样的。”

“不是每个人都能提高分数的,分数越高自然越难。”杨锐说着停下脚步,看看四周,道:“我想看看你们生物实验室的仪器和器材,哪里能看到?”

“那要找教授拿钥匙的。”

“甭找他了,你给我说说你们最好的仪器是什么?”杨锐想据此判断一下河东大学的硬件储备。

姚悦如数家珍的道:“生物膜电参数测量仪,回转式细胞培养器,大型旋转蒸发器……”

“好东西不少。”杨锐心里一动,问:“仪器你能随便用吗?还是要仓教授允许才行?”

“有些可以,有些不行。耗材很贵的,另外,特别费电的也不行。”

杨锐苦笑:“电费都掏不起?”

“就算学校掏钱,也不能随便用呀。”

“这样啊……对了,你有兴趣写论文?咱们倒是可以合作。”

“合作?怎么合作?”

“我确定论文的方向,完成主要部分,你按照我的要求,利用我没有的学校仪器,完成次要部分,以及其它的辅助工作,论文给你署第二作者名。”杨锐目前买到的好仪器不少了,在他的实验室里,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仪,高速离心机等等,都是80年代能见到的好东西,但就仪器的全面程度来说,远不能与正规机构相比。

杨锐暂时也不想购买大量的普通仪器和器材,这些东西加起来也要不少钱,但到处都能找到,他准备有更多资金,或者上了大学以后,再配齐它们。

不过,杨锐也不会就此停止撰写论文,稍微有点档次的理科论文都需要实验配合,所费时间不少,不拼命的话,一年也写不了几篇。而不管是学阀还是学霸,都是用一篇篇论文积累起来的。

五年后,十年后,二十年后,当某一个领域充斥着你的论文的时候,你就是该领域的学阀了,不用数据和论文,说什么就是什么。当许多个领域的开创者都是某个学阀的时候,这就是所谓的大犇了。

论文也不能完全照抄,杨锐记忆中的论文都有自己的参考文献,这些文献某些已经写出来了,杨锐就得把它们找出来,某些文献还没有写出来,杨锐就得自己证明它们。

在没有计算机搜索的年代,这是很费时间的工作。

杨锐所言的分配,其实就是他读研的时候,自己与导师的工作分配。

导师完成最核心的部分,学生完成最累的部分。最终,最有价值的第一作者归导师,可有可无的第二作者归学生。

就学术期刊的署名原则来说,除非是并列第一作者——后世的《自然》和《科学》杂志经常会有多达二三十人的并列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和第三作者的价值都很有限,也就是在校的学生会觉得开心。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无论是大二还是研二的学生,不经历打杂无署名和打杂署名第二作者的经历,也是很难有做实验和写论文的机会的。

这就和老式店铺的员工,从伙计到掌柜的攀爬道路一样。小太监到大太监,再到权阉的路途,亦是如此。

然而,姚悦关注的明显不是署名问题,她很自然的问道:“你再写的论文,不一定能发表吧。”

“肯定能发表,我保证。”

“仓教授写的论文,也不保证能发表。”

“我会优先选择能发表的论文。”

“你怎么知道哪篇论文容易发表?你都没有写出来呢。”有点熟悉了以后,姚悦的思维也变的敏捷了。

杨锐无话可说,摇头道:“你要是有兴趣,挑个时间来西堡中学看看,我演示给你看。”

“你刚才不如在实验室演示给我看。”

“仓教授要是看了,又是一堆的问题。总之,你有兴趣就到西堡中学来,否则,就当我没说。”

“你不会是骗我去西堡中学吧?”姚悦满眼的狐疑。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