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第310章 药引子(2 / 2)

加入书签

“那我们现在就出发,中午吃个便饭。”杨锐说着客气话出了门。

一路上,杨锐将大部分的说话机会让给了毛启明,这让王亚平稍微有点不舒服,只是没有表现出来。

不过,王亚平的不舒服没有延续多久,当三人来到校门外,看到早已等在那里的皇冠,并且有司机小跑着下车开门的时候,王亚平的表情已是变了再变。

在1984年,皇冠可是绝对的豪车,进口的价格要十万往上,而且有钱还买不到。车辆进口的名额是非常有限的,事实上,在全国都缺乏外汇的情况下,有资格花外汇进口车的,大腿至少是又粗又硬的。

“这是你的车?”王亚平的声音都变了。

“捷利康的车,我借来的。”杨锐说着停了一下,解释道:“捷利康是个国外的医药公司,看我写的论文有用,就和我有些合作。李师傅也是捷利康派的。”

这个解释自然是很不清楚的,而且模糊的让人有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效果却是非常突出。

王亚平谦让的拉开副驾驶车门,示意杨锐先上车。

现在的车辆紧张,能够独占一辆车的,在北京至少得要司局级干部,不能独占就要和同时分享一辆车,如此一来,副驾驶就变的舒服不少。

杨锐笑着将王亚平推上了副驾驶,说:“今天就是来请你的,你是客人,先坐先坐。”

推让了两下,三人才坐上了皇冠,绝尘而去。

王亚平稍微调整了一下姿势,让脊背完整的贴合椅背,只觉得位置也舒服,视野也舒服,精神更舒服。

“和我以前坐的皇冠不一样,这个车很新啊。”王亚平没话找话的开口道。

杨锐笑道:“这个李师傅知道,是日本人新出的型号是吧?”

“对的,83年款,第七代皇冠。”李师傅年纪不大,开车却非常稳,说话的时候也目不斜视,两只手认认真真的架在方向盘上,尽量维持稳定的速度。

“你一说我想起来了,咱们学校的那辆是第六代皇冠,说是79年生产的,哎,你说日本人怎么这样,才过了4年,好好的车就不生产了,换另一种了?太浪费了,你看解放卡车,30年了,现在才换。”王亚平一脸不解的神情,颇有针砭意味的道:“资本主义国家就是有这种浪费的毛病,生产以前不考虑清楚,把半成品推出来赚钱,过几年又把赚来的钱投在产品改良上,不如好好的做设计,先在纸面上形成完美的产品,然后一次性生产,发挥成本优势。成本这个东西太重要了,我认为咱们国家的主要优势就是成本,以后,中国生产出来的低成本产品,一定能用完美的产品打败老外。”

北大的学生会主席,没水平是不可能的,至少他就成本的判断是非常准确的。不过,具体到产品本身的完美,还有生产的判断,却是如普通人一样考虑简单。

杨锐笑笑道:“这一代的皇冠设计的很好了,估计能延续好些年,老外的市场竞争严酷,汽车卖不出去滞销,比生产线调整要麻烦的多,咱们的解放车现在也不好卖了,生产线说不定已经开始控制了。”

王亚平点点头,却没有按照这个话题再说下去,而是笑道:“你这混的,都有车坐了,让我们这些高年级的师兄羡慕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是确实羡慕。北大是有些小轿车的,他坐过的第六代皇冠其实也才买没多久,但是,学校的车给校长和副校长们分配都不够,他也就是曾经蹭到了两次罢了。

杨锐笑笑,说:“也不是我自己的,这一次要不是请你,我也不会去借车……”

王亚平坐在皇冠车里,听着杨锐的话,只觉得面子“咻”的一声增长了:“太客气了,咱们师兄弟,用不着这样,唉……咱们这是往哪里去?”

“北京饭店,我订了位置。”北京的高级饭店很多,如长城饭店等等,都是国际化的高档酒店,做涉外接待都是毫无问题,但就杨锐这个外地人来看,带着“北京”两个字的北京饭店还是最好用的,就像是外地人到了平江去平江饭店一样,都知道它是好饭店。

王亚平这下坐不住了:“太破费了,王哥我能力有限,镇不住北京饭店。”

“没事,咱们就是吃顿便饭,我就是想把我们宿舍的毛启明介绍给王哥。另外,我还有几个申请学校项目的问题,想问问王哥。”杨锐顺势叫了王哥,反正也不掉一块肉,再者,人家比他大不少呢。

“毛启明是想进学生会吧,这个好说,我就能办了,学校项目是什么问题?”王亚平也是人精,毛启明又藏不住心思,他早就开出来了,只是之前不说而已。

杨锐对此早有预料,80年代人走后门,也就是请顿饭,送瓶子酒的。

只要请对人,请客请到北京饭店,要是还不能进一个学生会,那就太不可思议了。

即使这样,王亚平还是心虚,所以才追问学校项目。

杨锐便将自己要申请学校科研经费的事说了。唐集中虽然说能帮忙,而且也帮了忙,但就杨锐看来,唐集中做个领路人很好,做办事人却不恰当。

一方面,他太高端了,作为学校的牛教授之一,唐集中其实很少申请学校的经费,他申请的都是国家级或者是部门级的经费,因此,唐集中平常打交道多的也都是国家级或部门级的委员会。

另一方面,学校的项目虽然低端,经费虽然少,可那毕竟也是百万级别的拨款权利,唐集中经营高端,并不意味着他就能通吃低端。

再者,唐集中虽说帮忙,其实也不会非常用心。

学校的科研经费,又是给学生的,少则数十元,多则千元,有没有都不会影响到杨锐的实验,只是一个旁支补充。

他却是不知道杨锐积累论文的心思和目的。

相比之下,王亚平却有些地头蛇的味道,他尽管不是老师,却熟悉学校的各个机构以及负责的老师,对于曾经攻陷了图书管理员的杨锐来说,只要找对人和方法,再攻陷两个经费审核的老师应当是轻而易举的。

杨锐的问题一出,王亚平就爽快回答。

毛启明乖乖的坐在旁边,像是一盘药引子似的。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