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第613章 取舍(2 / 2)

加入书签

随着他的预言被证实,他的位阶自然会升高,学者们再提起他来,自然要与此次演讲挂钩。

科学预言并非瞎说,相反,越是预言性质的言论,需要提供的论据就越多。

杨锐准备用三分之一的篇幅来写这方面的内容。

小白牙听着杨锐的解释,却是似懂非懂,问:“全用英文演讲?”

杨锐迟疑了一下点头,道:“没什么选择。”

他如果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自然是想说中文说中文,想说英语说英语,可惜他并不是。在人家的地盘上,还要用中文——指望同声传译是不可能的。

中国学术界对英语的无比重视,也是自外而内传导来的,但凡是做学术的,不懂外语是做不到高端的。

中国高等教育是学术导向的,所以高考和大学对英语重视之至也因为如此。

杨锐考验的时候,就有很多人高喊,我读中国史的,竟然还要考英文……

然而,即使是学中国史的,如果目标是学术,也避不开英文。研一入学的历史学生,十有八九得读剑桥中国史这样的基础读物,学的深一点了,总不能还继续指望着中译本去写论文,否则,看到常凯申还以为发现了中国近代史的处女地呢。

除此以外,阅读中日甲午战争的文献,就不能无视日清战争,写朝鲜战争问题,就不能不考虑韩朝美的书籍文献,做党史的就不能阅读前苏联文件,搞当代史的就不能不看美国的当代中国研究联合委员会的论文……

杨锐也是很不情愿,且艰难的在撰写英文演说稿,他的英语程度有限,甚至比不上普通的专业翻译,但不用英文撰稿也是不行的。几百年的落后,就是我大清梗着脖子落下的病,后人若是还不弯着腰把这笔欠债还上,那是上不了国际餐桌的,而就现代社会的发展来说,不吃百家饭,又怎么可能长的大。

好在他于国内就准备了许多草稿,现在誊录一部分,再修改一部分,稍作转折,加两个新想法,不至于完全重做。

这样写到晚上,杨锐才完成了主要部分,展开来看,第一部分占了三成,第四部分占了四成有余,剩下的第二第三部分,加起来不到三成。

小白牙听过的演讲不少,更在学校里学过演讲学的选修课——这是80年代的特色,她看着杨锐的分段分类,以及总标题,不由道:“这样子,关于你的论文本身的内容会不会太少了?”

“论文的话,大家想看的应该看过了。我觉得也没必要拿太多的实验数据出来。”杨锐停了一下,笑说:“我拿出来的其实也不少。”

实验数据应该有,而且应该有一些关键数据——越是想要证明自己,就越需要透漏较多的关键数据,当然,也不能全部透露,否则的话,你就失去了一大证据了。

除此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杨锐要给投稿于《自然》的论文让出位置来,他不能将发表在《自然》的关键数据演讲用掉,否则,《自然》拒稿的几率会无限大。

这自然就要求项目有足够多的内容,好在PCR也是价值数年的高级成果,也许比不上那些庞大工程,可仍然算不得小,杨锐还有的是内容去写。

又将演讲稿看了一遍,杨锐道:“暂且这样吧,剩下的内容,我晚上回来再修改,咱们先去吃饭。”

“可以吃饭了?”小白牙松了一口气,笑道:“还以为晚上也要吃汉堡呢。”

“汉堡不好吃?”杨锐奇道:现在人可不像后世那般娇气,能吃一次汉堡或者西餐是很稀罕的。

小白牙却是扁扁嘴:“他们的汉堡不好拿,一不小心就弄脏衣服了。”

杨锐低头看看她的白衣服,还真的是整洁之极。

……

整个下午忙碌的并不止杨锐一人。

中国代表团的领队与加尼卡公司的加尼卡都忙的不可开交。他们艰难的谈判并没有得到最终结果,但双方都同意,明天的闭幕日演讲是极好的宣传机会。

双方都因此不遗余力的发动身边的媒体关系。

中方代表团的电话一路打回国,又从外交部到美国。加尼卡的动作小一点,但也联络了公关公司。

一群没有新闻的纽约媒体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慢慢的流动到了会场。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