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太熙元年(2 / 2)

加入书签

就比如说,现在的皇帝司马炎,他最开始用了泰康的年号,用了十年。然后改元咸宁,期间在咸宁六年时,因为灭了吴国,改元用了新的年号太康。现在太康十一年,司马炎再次改元太熙。

一个皇帝,年号就换了四个。

郑胜其实不知道,司马炎已经很“厚道”了,做皇帝二十多年只换了四个年号,有些皇帝年号一年一换,一年是一个年号,那才叫混乱!

既然司马畅到了涅阳,郑胜他们自然不用再去南阳了。

次日的早上时,在穰县的原野,郑胜他们迎面遇上了顺阳王的车队。

“王子啊!”一个青衣小厮鬼哭狼嚎着冲过来,一把抱住司马歆的大腿,“我还以为王子你真的失踪了!”

司马歆不动声色的拉开他,冲郑胜笑着说:“此人名叫王绥,是我的亲随小厮。”

郑胜点点头。郑胜心想,亲随小厮、亲随文学,似乎没什么不同?司马歆招揽他,不是就让他做像王绥一样的跟班吧?

然后,郑胜和司马歆就分开了,司马歆要去见他大哥顺阳王,他的母妃等人。而郑胜,就只能等待着司马畅什么时候有空闲时间能见他了,面见这位大王。

车队缓缓南行,郑胜坐着他的马车,也慢慢地往南走着。

这天傍晚时,司马畅还没见着,司马歆又再次来见他了。

司马歆是来和他告别的。

司马歆回到车队,他也要返回自己的封邑了,新野县在穰县的东北,距离不远,但他也不用跟着他的大哥继续南下了。

“我母妃说,等她病好了,改日定会请王夫人来新野做客。”司马歆想起来他母妃的嘱托。

和司马歆告别。郑胜继续跟着车队南下。

离开穰县到阴县,就是顺阳的地界了。

顺阳太守,不,应该说是顺阳内史(郡称太守、国称内史)赵廉带着一干国中官吏战战兢兢的迎接大王的到来。

这天临近黄昏时,车队终于到了阴县城。顺阳王的车队并没有进城,而是停留在了阴县的城外,(是因为阴县城太小、太破旧了)最后车队落脚在阴县一家邓氏大户的庄园里。

这天晚上,郑胜终于见到了一个熟人,顺阳王舍人解周。

不过,解舍人来郑胜这边不是传话的,也不是来叙旧,“郑世子,大王今天问起了烟花,世子进献给大王的烟花可带来了?”

郑胜心里很反感“进献”一词,但他还是示意刚赶过来不久的郑汶、郑云池去取烟花,“这东西很难得,我来得又很匆忙,所以这次进献给大王的就有五支,不是很多。”

其实他一共带来了有十多支,但司马畅现在的这种态度,令郑胜很失望。取烟花而不见人,这是什么意思?

解周拱手行礼,“有劳郑世子,等回了顺阳城空闲下来,我再找你叙旧。”

解周让随从接过烟花,转身要走。

“解舍人请留步。”郑汶按耐不住,“不知道,大王何时召见我家世子呢?”

解周停下脚步,转身摇头道:“我也不知道啊。”

解周走后,郑汶、郑胜坐在一起,相互瞪眼。郑汶囔囔道:“这叫什么事?你来好几天了吧,大王却迟迟不见你,这是为何?”

郑胜轻声道:“等着呗,就当是跟着司马大王游山玩水了。”

不过,就在郑胜、郑汶准备在客房睡下的时候,又一阵骚乱声传来。

两人面面相觑,这是怎么了?

第二天早上,郑汶很快把事情打探清楚了,郑汶给郑胜念公示:“现已查实,内史赵廉勾结郡吏私盗平准仓粮,大王念在其已经补足所缺粮钱,故只免其官职,责令其限时离境。”

郑胜惊讶道:“赵太守与刘禹勾结?这不太可能吧。而且,赵廉他们辛辛苦苦补足郡粮,也是有功的吧?”

郑汶摇头,“顺阳王这是杀鸡儆猴啊!摁下一个内史,顺阳的官吏们对他大概都会心存畏惧了。至于补足郡粮的功劳,哪有功劳?补不齐,就要治罪了。”

顺阳王司马畅似乎忘记了郑胜这个人,在阴县稍稍停歇后,车队继续慢慢地赶路。

直到数日后,慢吞吞赶路的车队终于回到了顺阳,这位大王在安置好自己的住处,再一次燃放烟花时,他终于想起了郑胜这个人。

一个小小的亭侯之子,可以面见一位封邑万户的郡王,虽然迟到了将近十天,但司马畅感觉郑胜还是应该对他感激涕零。

司马畅暂时住在了原来的顺阳郡衙,但他并不满意这地方,这里不符合他的郡王身份。司马畅已经在琢磨着修建新的王宫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