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想听实话吗(1 / 2)
这个一半多的计算也是和原先的士兵计算一样的,都是按照死亡的军官数量除以总的军官数量,得出了一个结论。
这些军官的数量就是战斗部队的,非战斗部队是不包括的,而且还包括后勤的一些军官。
这个军官阵亡率的数字已经说明了,参与战斗的几乎全部都死掉了,几乎在前线部队的基层军官几乎就是无一幸免。
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在一线,冲的比较靠前,战斗接触的比较多,如果有一个平均数字的话,那么就很可以发现,平均一场战斗死多少人,接触的战争越多,战死的可能性就越大。
当然另一个原因就在于对方的照顾,基层军官和士兵还是有不少的区别的,即使是穿着一样的衣服对面的人还是能够一眼看出来。
那种指挥还有那种协同,都是基层军官做的事情,最主要的还要冲锋陷阵,结果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被重点照顾了。
无论是极国的军官还是元族的军官,双方肯定都需要特别照顾的,打击这样的人比打击士兵作用要大得多。
所以元族的基层军官的伤亡率也差不多了,短兵相接的情况之下谁也顾不得上了,在这个时候,都是像一个野兽一样。
极国还好,当初元族甚至遭受了灭顶之灾,回国之后,极国加强边界防御,派出大量骑兵骚扰元族游牧民族。
再加上内患严重,还有西方国家的入侵,西方国家对元族的地盘也是垂涎三尺,结果多方面的因素差一点造成元族的灭亡,元族几百年前才稍微恢复了一点生机。
现在看起来差不多了,那种暴躁之心仿佛又燃起来了,最近也是产生了小小的冲突,没有太大的伤亡,彼此都心照不宣。
这个事情也就解释了极国对学堂这个地方的重视性,重视的程度是相当的高的,尽量能够让大部分的孩子都在学堂,所以无论是住宿还是尽量把成本压到最低。
毕竟还是有很多农民的孩子上不起学的,尽量能够劝说他们上学也是极国需要做的事情,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极国的基层选官是有点饱和了,花费的金钱越来越多,但是极国丝毫没有降低这个标准。
其实说起来的话,不光是能够组建起来这些军官,还有很多隐藏的军官都能够招来。
基层军官的要求没有那么大,所以说一些没有进官职的人在商行工作的人,在经过短时间的训练的时候,也能够当做一个基层的军官来使用。
说的就是那些从学堂出来但是没有进入官职却进入商行的工作的学生。
每个学堂的食堂都是有专门的官职人员看管,不是说没有受贿贪污的情况,只是说对这方面管理的比较严格,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的话,上报城长老一报一个准。
如果城长老也参与其中的话,那就不需要多说了,被报复致死也就算了,如果不报复致死的话,去别的城池基本上就可以了,隔壁的城池是有权上报临城不宜之事。
其实三个极长老对这种事情一直有一定的不同的意见,其中一个人认为现在基层军官保护严重无需再继续培养。
换句话说就是增加学堂的门槛,减少对学堂的开支,学堂在很多的情况之下都是欠债进行的,只不过是对城池的下发物质的时候对一学堂多下发一点。
但其实另外两个长老这是坚持这个事情,坚持对这个事情的开支,也就导致了血糖的繁荣情况,现在很多的普通农民都能够让自己的孩子上学了。
但是前提条件就是让学生住在学堂里面,毕竟每天回来每天上学堂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有的地方离的也挺远的。
正好父母在两天休息的时候提前来一天把学生给接走,这样的话就一个符合比较常理的事情,但是随着人数总量越来越多。
极国对于学堂的支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城池一个学堂已经不够用了,所以就开学了两个学堂,三个学堂,更有甚者一些繁荣的城市,甚至有四个大学堂。
不得不说的一件事情,就是这个学堂对于城池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一方面不能宁缺毋滥,另一方面则是需要继续增加开支。
两方面的压力持续给城池的话,确实对于一些不是特别富裕的城池,人员不是特别多的城池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而且大量的人员流入到了商行当中,倒不是说官方是没有任何的诱惑力的,只是说现在官方也是处于一个饱和当中,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情况之下,就很难有更多的人员补充了。
那么既然没有人员补充最后造成的情况也就是流入到商行,当然大部分都是在国家控制下的商行,也就是说到了关键的时刻那些人员依旧能够为国家所用。
这也是极国继续大力培养学堂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们能够产生的一种力量绝对是不可小视的,尤其是那么多年积蓄下来的。
三个人快速地吃完,莫瑜也没有在意白云一的嘲讽,莫瑜现在是早就习惯了,如果还要在意一个人的嘲讽的话,那莫瑜就不会长那么大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