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八二 孽缘,随缘,缘缘不断(1 / 2)

加入书签

    十万大山,古老神庙。***

传说通常不可靠,所描述的事件发生年代远久的遥远过去,人们只能利用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此即为传说的由来,于是无数年后,传说的本身也渐渐面目全非,淹没于岁月长河之,只留下那残存的一丝半点,被后人不经意的说起。

于是传说也演变成种种神话异志,似乎就是这样荒诞的无稽之谈,人们却是更愿意喜闻乐见。

光阴背后,曾经的真相,被遗忘的身影,千万年间的凝眸,又有谁记得?

神庙,祭坛上,石像下,两点残烛寂寞地燃烧着,明灭不定的火光,映着神像古老而沧桑的脸庞,在一片断壁残垣之上投射出一个巨大的影,随着风吹火低而晃动,仿佛那曾经的人间情愁,在那么短短的一瞬间,在呼啸而过的凄风下,活了过来,静静地凝望着祭坛下法阵那个孤单的身影,幽幽低叹。

少年慢慢睁开了眼睛,目光明净而深邃,平静地看着殿门外的那片黑暗。

他坐在法阵心那道纯净而明亮的光柱上,然而就是这看似璀璨的天光,所发出的光明却是柔和而冷淡,驱逐了不了半分的幽暗,能照亮的,也只是这个仅容一个人的本身所在,很是诡异。

风,悄悄静息,在这个光明与黑暗一片和谐的世界里,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沉寂。

他盯着那个从黑暗逐渐现出的窈窕身影,微微一怔后,嘴角却似还有淡淡笑容,缓缓地道:“小狐狸,是你啊,你还好么?”

一把柔和动人却似乎不带着什么感情的女性声音,淡淡地殿门外回响起来:“反正还没死。”

女的声音,在这个空空荡荡的荒凉空间,轻轻飘荡,一如那两点似灭非灭的淡淡烛光,飘忽不定。

少年笑了笑,道:“没死好啊,至少,这世间还有一人记得我。”

沉默了片刻,那女淡淡道:“你错了,我不认识你,你虽然是他,却不是真的他。”

她的话旁人听来或许很是不解,但少年却是很认真地思索了一会,笑道:“说起来,似乎还真是这样,看来我终究还是被这个天地遗弃了,果然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啊。”

说着,他抬头默默仰望着头上那片黯淡的青天,怔怔出神。

四周一片安静,一时间两人都没有说话,就连那只贪婪恶兽,也有些倦意般趴在女香肩上,似乎是睡着了。

多少年的光阴,便如在这阵沉默,匆匆而过。

“你也不敢进来么?”也不知过了多久,少年似是回过神来,微笑说道。

“有什么不敢的,难道你还会吃了我不成?”

女嫣然一笑,轻步走进大殿,走到祭坛跟前那尊古老石像之下,淡淡幽光,这女清媚动人、风情入骨,一张绝世容颜上,嘴角微微扬起,似笑非笑,不是尾天狐阿狸,又是谁?

少年看着她的柔媚背影,沉默了一会,笑道:“这世间的造化,实在了不起,谁会想到当年那只懵懂糊涂的小狐狸,竟会成为世间的无上妖物。”

阿狸没有回头,默默凝视着那尊古老石像一会,方哼了一声,道:“活了那么久,就是最卑微的生灵,也能得道修仙,又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说着,她的声音忽然柔和了一些,仿佛还有一丝伤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当年你也是这般说道,天下间,也只有你愿意秉着众生平等的目光,向万千尚未开化的妖物生灵传经授义,也亏得在你座下听了几年佛法,我才能悟得那天人教化之理……”

说到这里,她的语气忽然加重,冷冷道:“如今你又为何曲解这句话的真意?”

沉默了半晌,回应她的,是一阵平静温和的笑声,“因为我现在不是人啊。”

阿狸几乎是立刻接着道:“不是人又如何,我还不一样非人?”

少年摇了摇头,“你是妖,无论什么生灵,天下万物,皆有迹可循,有道可依。”,他微微颔首,看着自己有血有肉,有些消瘦,却没有半点沧桑风尘的双手,淡淡道:“除了我。”

阿狸肩膀颤抖了一下,缓缓转过身来,看着他,道:“难道你就知道自己是什么了?”

少年眼闪烁着难以言语的复杂情感,似喜还悲,没有正面回答她的话,反道:“无论在哪个年代,人人都寤寐得道长生,你说,长生之谜,可有人参破过这天道玄机?”

阿狸皱了皱眉,道:“我妖族本来就是天生天长,生死天命,寿元悠久,远超于人,所谓长生之说,也不过土那些修道人执着天道问仙之言,自古至今,又有谁真的能渡过那重天劫,问鼎天道,得道成仙?”

少年缓缓抬头,望着她,目光如许,复杂分明,沉默许久,疲倦笑道:“问仙,呵,如果长生是「仙」……”

一阵冷风从穹顶呼啸而来,吹熄了神龛燃烧着的那两根残烛,整个神庙,除了少年所坐在的法阵心那道冲天而起的奇异光柱,顿时陷入一片黑暗。

“很多时候我在想,我这个无生灭变迁等同长生存在的怪物,或许便是那……「仙」。”

阿狸怔了一下,随即不知道是觉得太过荒诞,又或是难以自制,竟是笑了出来。

“你的意思是说,当年那个巫族圣女用无上巫法,生生把你从那虚无幽冥拉了回来,竟让曾经天下间无人不晓的梵音寺创始人,法号「莲心」的佛家老祖叶普提,成仙了?原来那传说所谓的仙,竟是人之所为?”

少年轻轻摇头,一脸喜乐平静,古旧僧衣在风轻轻飘拂,他默默看着黑暗那尊巨大石像的轮廓,微笑道:“仙也好,佛也罢,天地造化,人世一生,又有谁能说得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