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章 挣扎的流民(1 / 2)

加入书签

面相沧桑的男人抓起地上的两包小米,然后就飞也似的跑去找刚才的那个牙人。

他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

儿子没有了,他还有一个闺女。这个男人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卖掉女儿也是为了她好。

但是那个牙人早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赵三儿一伙人听到女人的哭嚎,抬着收尸的担架走了过来,想要收走这个男孩的尸体。

但是那个女人死死抱着自己尚有余温的儿子。

“大嫂啊,孩子没了,让我们将他带走入土为安,可好?”赵三有些心软,上前去劝道。

女人似乎什么也听不进去。她的丈夫去找闺女去了。她要守好自己的儿子。

女人脑子里一直在循环着这个问题。

她疯了……

靠近山东的地界,大量的流民却在向莱州转移。

因为乡间都在传说,到了白莲圣母的地界就有饭吃。

按理说,百姓都会避开打仗的地方,但是这些百姓却朝着战场而去。

温饱是人最最基本的需求,真的饿到了极限,谁还会管生死?

“巡抚大人,来了一批武定府的流民,这一批有五万多人。”

一名手下来到张亮基的身边汇报。

张亮基是个举人出身,捐了一个中书舍人。

他这种官儿能够得到的实缺都是偏远地区。

果不其然,张亮基被弄到云南永昌去做知府。

也许他一辈子都没有出头之日。

可是就在这段时间,被平反的林则徐到云南做云贵总督。

在地方上踏踏实实做事情的张亮基被林则徐发现了。

林则徐以“治绩卓著”为理由保荐张亮基为云南按察使。

就这样,张亮基终于从厅局级官员跨到省部级。这是一道关卡,跳过去之后,官途就是一片畅通。

否则他只会从一地知府迁到另外一处地方继续做知府。

后来张亮基在湖南镇压太平军,招募了左季高等湖南名士。

长沙保卫战成功之后,他被调到了山东做巡抚。

当时的山东并无战事。

这其中的原因,明眼人都知道。咸丰二年,那个时候还没有汉人督抚手中的兵权能够超过张亮基。

因此朝廷将他调到山东,然后将性格温和的广东官员骆秉章调到湖南做巡抚。

骆秉章到任之后,采用了萧规曹随的策略。

依然依靠那些湖南人来治理湖南,同时配合曾国藩创立湘军。

而去了山东的张亮基却没了兵权。

山东的地方兵马也不是张亮基的嫡系兵马。

这样朝廷就扼杀了一名地方军阀的诞生。

满清一朝这驭人的手法确实厉害。

张亮基这个人倒是没有什么二心。

他在山东的任上也是兢兢业业的。

他带领山东绿营挡住了北伐军,还避免了捻军进入山东。

因此一直以来山东都还是相对稳定的一个行省。

不过现在的张亮基非常疲惫。

他知道山东百姓有多么苦。但是他没办法。

很多事情,他不做的话,朝廷也会将他换掉,找一个听话的人来做。

现在山东地界上民不聊生,他当然知道。朝廷的大军要吃饭,皇帝要面子。

户部必须要全力保障前线大军的供应。

至于后方的百姓交不起税饿死,只要皇帝看不到,他们就不管。

张亮基叹了一口气说道:“让大军不要管这些流民,放他们过去。让他们去消耗白莲乱匪的粮食。”

仗打到现在,他怎么会不知道这一批白莲教有问题呢。

从来没听说过白莲教手下的乱民大规模装备火枪的。

他们不是应该光着膀子,喝下符水,然后嘴里喊着“刀枪不入”冲上来送死吗?

现在这批白莲乱匪。他们甚至会挖掘战壕,设置掩体,建立阻击阵地。

清军反复冲击,每夺下一处阵地就不知道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张亮基一直从事剿匪工作,从云南到湖南再到山东。

他见过云南的回回、湖南的太平军,也去会过捻军,但是从来没有哪一支乱匪比这支白莲军更难对付。

最可恨的是这些白莲军的物资补给比他们还要好。

自己这边的士兵连稀粥都喝不饱,而人家吃的是干饭,还有咸鱼和海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