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拖延敌人等待大军(2 / 2)
如此下来,半个月之内,王武魁已经打掉了敌人将近十个大小部落,俘虏和牛马牲口几乎将庭州大营都塞满了!
这一场场胜利虽然都起不到决定性的左右,但大大拖延了贺鲁部集结人马的进度,而且也起到了疑兵之用,使得贺鲁部的大军不敢轻易向金满发兵,反而分出兵力去迎接来集结的其他部落。
更为重要的是,胜利使得府兵们军心士气大为振奋,更让这些府兵对徐真心悦诚服,军团的凝聚力异常强大,绝不可同日而语。
王武魁不愧是个出色的军人,他尝到了甜头之余,也受到了启发,更加注重斥候的作用,将大量的斥候派出去,结成及时的情报网络,时刻掌控着贺鲁部的动向,可以说敌军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若非庭州府兵力不够,他们完全可以一鼓作气,将失守的金岭和蒲类二县给收复回来!
军营这边是打得热火朝天,录事参军每日登记军功都忙得不可开交,士气如虹,人人磨拳搽掌,对徐真越发地佩服起来。
然而刺史府之中却是愁云惨淡,骆弘义被徐真这么一通臭骂,心头激愤难当,可想起徐真言外的威胁,却又着实担忧,一时间竟然染了风寒,卧床了!
崔余庆看得直摇头叹气,颇有烂泥扶不上墙的感慨,受不了骆弘义整日唉声叹气,遂决定反将一军,化被动为主动,先把徐真滥杀军士以立威之事捅了上去,并发动崔氏的文官力量,对徐真展开了疯狂的弹劾!
可这一次,文官集团似乎也收效甚微,李治上台之后,文治有余而武功不足,阿史那贺鲁上蹿下跳,正好让李治赚一把军功,他决意一战,而且要赢得漂亮,自然不去理会这些弹劾的奏章。
早在太宗当朝之时,徐真就不断被文官弹劾,那弹劾的奏章连起来能绕地球两周,树大招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李治又岂会不知。
他对徐真的能力太过了解,好在徐真忠贞于李唐,否则他李治要杀的,第一个就是徐真了!
既然决定重新启用徐真,李治断然不会因为文官的弹劾,就收回徐真的军职,这些文官本来就以弹劾别人为职责,一天不弹劾别人,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李治哪里管得这许多。
崔余庆和骆弘义见长安这边迟迟没有动静,也是心急如焚,这位庭州刺史心力交瘁,果真是卧床不起了。
而这个节骨眼上,梁建方和契苾何力的三万大军终于抵达,而回纥的五万骑兵也南下而来,直逼贺鲁军的牙帐!
契苾何力与徐真是老交情,早在长安听说徐真将吐蕃都搅翻了天,活神仙和国师的事迹早已传遍四海内外,连李治听了都呵呵大笑。
如今于徐真再次聚首,他是行军大总管,而徐真是行军副大总管,二人又可以并肩作战,自然是心头大为畅快。
再者,他们在途中就收到了军报,称贺鲁部已经拿下了金岭和蒲类二县,斩杀三千,直逼庭州治所金满城。
到了这里才知道,奉旨节制防务的徐真非但没有焦头烂额,反而化被动为主动,以攻为守,直接出击,截杀贺鲁部的诸多援军,硬生生拖延了一个月,为契苾何力和梁建方赢得了极为宝贵的行军时间!
尉迟敬德致仕养老之后,梁建方继任左武侯大将军之职,这位军中强人虽然于史书上记载不多,声名不显,然确实是领军有方的大将。
这位老将从武德元年开始就领兵打仗,一直活跃到现在,几乎每次大战役都有他的存在,可每次都只是默默地领着军功,连升迁都低调到了极点,那是真正的锦衣夜行之人。
盖因其性格孤高,不攀附军中权贵,也不结党营私,更不与朝中大臣往来,也正是这种性格,使得他与契苾何力等外族将领走得近一些。
这是大唐继灭高昌和龟兹之后,第三次大规模发兵西域,此时已经进入秋冬时节,若不能尽快取胜,寒冷的天气会造成极大的劣势。
有鉴于太宗征辽之时的经验,契苾何力和梁建方也不与徐真过多寒暄,直奔主题而去,徐真命王武魁将一个月来搜集到的军情全部献上来,契苾何力与梁建方见则大喜,分兵而出,同时攻打金岭和蒲类县,短短三日,失地尽服,军心大振!
而与此同时,回纥的五万骑兵已经逼近西域,直面阿史那贺鲁本部,贺鲁军不得不回缩,退出唐境。
契苾何力与梁建方趁胜追击,这一次,却是盯上了刚刚依附贺鲁部的处月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