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大国崛起(二十二)(1 / 1)
移民全球正文卷第六百二十二章:大国崛起对于在地中海,有大量市场可供争夺的腓尼基、热那亚商人。
或者在地中海沿线,拥有强大空间的罗马帝国来说,这片远离大陆的无人岛并没有什么价值。
然而,对于急于进行海外扩张的葡萄牙人来说,意义却大为不同。
首先葡萄牙人的海外扩张,需要中继点。
尽管远离非洲岸线,看起来为接下来的南下探险之旅,直接帮助不大。
但当你在探索一片未知世界时,谁又能确切知道哪一步是最有价值的呢?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后,马德拉群岛成为了,横跨大西洋航线的首要补给站。
这一点在航行时间较长的风帆时代,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经营一片殖民地,最重要的就是,这片土地有没有自给自足的能力。
在商贸价值体现之前,这是一片气候宜人、植被茂密的无人岛。
比起在北非的荒漠地带,在马德拉群岛上进行殖民活动要容易的多。
葡萄牙人所采取开发方式也颇为原始,那就是放火烧荒。
这件事情放在今天,也有一些地方,还有这种原始的操作。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以时人农业开发的角度来看,在这种原始地带,也实在找不到更好的方法。
需要重点提到的,是葡萄牙人为马德拉群岛,引入的经济作物——甘蔗。
基于海上运输的高风险性,日后在殖民贸易中种植的农产品,基本都是诸如甘蔗、咖啡、烟草,这样高价值的经济作物。
甘蔗和马德拉群岛,便是这一切的起始点。
葡萄牙乃至欧洲并非甘蔗的原产地。
这一能提炼蔗糖的重要经济作物原产于印度,后经由阿拉伯帝国,传播至北非、伊比利亚半岛。
天朝引入甘蔗种植的时间要更早些,一种说法是西汉开拓丝绸之路,经由中亚传入。
另一种说法,则是在周代时,已经由中南半岛传入中国南方。
需要注意的是,引种甘蔗成功与掌握蔗糖提练技术是两个概念。
就像人类很早就发现海水是咸的,但学会将盐提练出来却要晚得多一样。
最初的制糖术得到的,只是颜色浅褐的粗糖,也就是俗称的红糖。
只有用亚硫酸、石灰等,进一步澄清脱色后,才会进一步精练为白糖。
天朝最初的白糖提练技术,也是从印渡输入。
一个存疑的引入者,是一人灭一国的M族英雄——王玄策。
一如推定怛罗斯之战中,阿拉伯人能够从天朝战俘中,获得造纸术一样。
王玄策在印渡所取得的军事胜利,有可能让其获得,掌握蔗糖熬制技术的工匠。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天朝后来在蔗糖精练技术上,发展的更有优势。
又将更好的白糖提纯技术,反输回了印度。
以至于后世在印地语中,“白糖”一词的意思,便是“Z国的”。
甘蔗种植传入伊比利亚半岛之后,欧洲人也同时获得了制糖技术。
在日后的蔗糖贸易中,欧洲人一般会将,产至殖民地的原料,先提练为粗糖,然后再运欧洲,进一步提纯为白糖,进行销售。
从地缘角度看,甘蔗种植与蔗糖生产工艺的普及,并不仅仅在于方便人类,品尝到五味中,最能让人产生愉悦感的“甜味”。
在此之前,产量偏低蜂蜜是甜味的主要供应者。
要知道,人类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有70%是靠糖类氧化,所产生的热量来维持的。
在食谱中,直接加入代表高热量的“白糖”,以及掌握大量“糖”资源,其在战略层面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对马德拉群岛的农业开发,让葡萄牙人真正获得了,第一片“海外”殖民地,并获得了经济上的收益。
然而就寻找“黄金帝国”,或者更崇高的“普莱斯特约翰王国”目标来说,马德拉群岛所能发挥的价值却是有限。
葡萄牙探险家接下来可以有两个方向,一是以马德拉群岛以基地,向西做新的探索。
二是继续沿着北非岸线继续南下,去完成原定目标。
已经决定走外海扩张之路的葡萄牙,并没有放弃任何一种选择,而是同时向两个方向,派遣了探险船队。
一定要比较的话,沿非洲岸线南下之路,优先级将会更高。
在这个方向上,葡萄牙人的第一步,有非常明确的方向,那就是加那利群岛。
之所以会如此目标明确,是因为这个群岛,不需要葡萄牙人去发现,甚至可以说,不需要葡萄牙人代表欧洲人去征服。
在葡萄牙人决定启程之前,柏柏尔人和代表西班牙的殖民者,已经登上了这片土地。
地理位置决定了,加那利群岛,很早就被影响力触及西北非的腓尼基人、希腊人、罗马人所发现。
有一种说法是,加那利之名原意为“有狗的岛屿”,得名则是因为那些早期发现者,发现岛上出产一种巨大的狗。
不过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证实,后世被命名为,“加那利犬”的西班牙猛犬,只是借用了这个传说罢了。
与远离大陆700公里的马德拉群岛不同的是,加那利群岛与大陆的距离,仅仅为100公里。
即使在在风帆时代,跨越这样的距离发现一片新大陆,也是大概率事件。
同时,这样的距离,也足以保证群岛与大陆的交通成为常态,并使得移民成为可能性。
当然,上述概率和可能性,还取决于大陆的人口状态。
就加那利群岛群岛的位置来看,它恰好面对的是,后世摩洛哥与西撒哈拉的未定国境线。
而这条有争议的行政线,同时也是一条地缘分割线。
阿特拉斯山脉向西南延伸的影响力,大体便延伸至此。
从气候角度看,算是地中海气候向热带沙漠气候过度。
也就是说,从摩洛哥向南进入西撒哈拉境内,便是正式进入撒哈拉沙漠地带了。
上述地缘特点,从西撒哈拉的人口也能看出。
整个西撒哈拉境内,仅有北部靠近海岸线和摩洛哥边境的“阿尤恩”,勉强算得上是一座城市,人口有13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