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价值理论——价值越高,拥有越多的财富(1 / 1)
第四节 价值理论——价值越高,拥有越多的财富
2018-04-15 作者: 孙科炎;董晓孝
第四节 价值理论——价值越高,拥有越多的财富
站在上海港的码头,看着港区内人们来来往往、一片繁忙的景象——一箱箱大型的集装箱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货物,有从国外进口的,也有来自全国供出口的;一艘艘满载货物的巨轮,有装着外国进口货物归来的,也有装着国内货物准备驶向海外的……望着这一派忙碌的情景,我们不禁要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那么多商品要进行交换?我们要进口国外的商品,外国的商品又要进口到我国?人们的这些商贸活动有什么作用呢?
面对这样的问题,价值原理也许能给我们提供答案。众所周知,商品具有价值,而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商品要进行交换,就必须要求其有一定的价值,因此,也可以说,商贸交易的前提是商品具有交换所需的价值。而商品的价值问题是经济学中最为核心的问题。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国富论》中提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所决定的。同时,他还认为商品的价值最终可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等三种收入。在斯密看来,商品的价值与生产该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成正比,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生产一件商品所耗费的劳动越多,这件商品的价值就越大,价格越高,创造的财富也就越多;相反,这件商品的价值就越小,价格越低,创造的财富也就越少。
马克思在这个基础上,对价值理论进一步做了研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就是人类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消耗。并且,他还认为,商品的价值是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
因此,商品要进行交换,就必须要有价值,并且能够满足不同人的需要。这也是商贸活动产生的根本原因。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商品的“价值”不过是消费者对某种产品“是否值得拥有”和“为了拥有它,我愿意付出多少代价”的综合评估。对个体消费者来说,同一种商品的价值,可能会有很大差别。例如,崭新的时装对于服装店老板而言,本身并没有价值,如果长期滞留在店内、无法卖出去,就意味着亏损,必须把它卖给出去才能产生价值。再如,一张出自未成名艺术家之手的油画,有些人可能愿意出较高的价格购买,有些人可能认为它一钱不值。
但从一个较大的市场范围看,一种商品的价值在较长时间里是基本保持稳定的——而价值的基础,则是大多数人对该产品“值多少钱”的主观感受。一般而言,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耗费较多劳动的产品,往往拥有较高的价值,这是因为“付出应当与回报成正比”是人类普遍的心理。
而产品之间进行交换的基础,就是交换双方都觉得对方的产品在价值上不低于自己的产品——确良这既是个体心理感受,同时又具有深刻的经济学依据。
经济学中有一个十分经典的例子,就是A有两把斧头,B有两头羊。A用一把斧头和B交换了一头羊,两人的总资产不变,但两人通过交换,确切地说,是买卖行为,使得两个人的总需求得到了更大的满足,同样的物品创造了更大的使用价值。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交换能产生财富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正常情况下,价值越高的商品,通常价格也越高,代表的财富值也就越高;反之,价值越低的商品,通常价格也越低,代表的财富值也就越少。
同样,人们拥有越多的高价值商品,交换的次数越多,那么,他们能够得到的财富就越多,而越多的财富能够让他们拥有越多的高价值商品,从而形成一个不断“创造财富——积累财富——创造财富”的循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