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1 / 2)
第79章
2018-04-15 作者: 杨胜章2009
第79章
马周大笔一挥,一气呵成,从一二三四五到三公和两母,刷刷声不断,不管从李世民的口味、品味,还是体位,都特适合李世民个人的胃,共计20余条提案。
第二天,没当回事的常何大腹便便嬉皮笑脸地把提案递给了李世民,本想敷衍了事,大不了被李世民大骂一顿,气顺了也就可以回家了。
李世民看着看着,眼睛像鸡蛋滚入了油缸里,变得又圆又亮起来,大笑一声说道:“常何这人是得道升天了,还是进行了世界上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了,竟然写出了如此大气磅礴、惊天地泣鬼神的文章。”
常何眨巴着眼睛,左顾右盼,也是没人搭理,认为李世民在和自己开国际玩笑,搞正话反说那一套,战战兢兢地跪了下来,结结巴巴地说:“陛下,没这么埋汰人的,而且您的笑声有点儿渗人。”
李世民一本正经地说:“我实话说,好久没看到好文章了,想不到是出自你的手。”
常何这才缓过神来,一五一十地说是自己的门客马周给自己当了一回枪手。
李世民兴高采烈地说:“你的府上真是人才济济,快把他叫来给我看看。”
但是,派去邀请马周的人不是很顺利,马周搞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
马周这厮硬是躲在了一个隐蔽处,也不怕皇帝发酒疯,咋说咋有理,反正有点儿不给李世民面子,以至于派遣了四次人马,终于第四次找到了他。
马周受宠若惊,这是要砍头的节奏吗?
马周想:常何是哈巴狗逮老鼠,象猫没猫的本事,莫非是他供出了是我代笔,稍有不慎,脑袋掉了都不知道。
来到大殿上,李世民和蔼可亲的形象深深感染了马周,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天底下竟然有如此礼贤下士的大人物,马周顿时变得镇定起来。
李世民像个谦虚的小学生,请教了马周很多问题,马周回答的有条有理,没有一肚子的学问是回答不出的,李世民高兴地如同捡了一个大宝贝,说道:“如此罕见的人才,我要定了,现在立即马上到门下省上班吧。”
马周实现了垃圾堆里的破鞋没人要的货变成了一颗政治新星,实在是完爆了当年的很多大臣,成为了李世民人尽其才的用人典范。
在唐朝,马周得到了重用,可算是家里请吹鼓手,名声在外了。
但是,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应该是人的诉求传达到了社会没有,坏人增多了,好人的言论没有得到畅通传达,那么社会风气也会变得像在脚盆里和面,香臭好坏不分了。
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李世民找到了一条道路。
这条道路实在是很难走的,因为它太需要检测人的忍耐力了。
为了当一个千古之帝,李世民干脆豁出去了。
于是,唐朝政治上出现了一个词语叫纳谏,也就是打狗不需要看主人,而且还要骂主人两句,活像新任丐帮帮主要被人吐口水一样。
把这项工作做得非常出色,非常优异的当属魏征,别把纳谏认为是正事不做豆腐拌醋的事儿,它可是颇具水平的骂功,不是人人都具备此等素质的。
按理说,人们都喜欢听好话,但是李世民深知:脑勺子后长疙瘩,肯定是看不见自己的缺点,当你某个零件出问题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为什么出问题的时候,才是最可怜的。
一句话坏话或者一万句好话,李世民都愿意听,他知道有一句话说得好: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大家的智慧肯定行。
所谓各花入各眼,一人一种脸,每种东西每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见解,有的像尼姑有喜,不可告人;有的如长江之水,连绵不绝。如果是领导人或者头目,开了口,大有发扬不怕口水淹没的精神的话,就会给人以你吃鸡鸭肉,我啃窝窝头,大家都有奔头的环境。
在此情境下,魏征是一个敢说皇帝不穿衣服的小孩,可以说没说一句话都是尿鳖子打酒,也不怕丢丑了。
他曰过:“我来放一个大炮,其实我不是一个忠臣。”
大臣们面面相觑:“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是一坨屎,老大就不敢踩你头上了。”
李世民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问道:“忠诚与奸佞是一对反义词,你不会说自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奸臣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