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吾侪勋业列云台(1 / 2)
第三十三章 吾侪勋业列云台
2016-05-05 作者: 凌祯
第三十三章 吾侪勋业列云台
平隆四年十二月末,征北大军先锋营夜袭雁门关。先锋营借颉利王婚宴之机,先派内应混入城内,于中夜发动奇袭,后里应外合,血战至天明,终获全胜。突厥人马于城破之时撤兵,退居三十余里,遂挂免战牌,停战数日。又过了几天,突厥那边有人射来白羽箭,箭上带着字条,言语间似有言和之意。
正值隆冬,停战之后,大雪也纷纷落下,便在一片平和之中迎来了新年。后方也传来了好消息,经过德云的悉心照料左帅已逐渐康复,重新掌管起全军军务。正因为如此,梁振业等人用如此手段攻下了雁门关,不但未受训斥,还收到了嘉奖令。本来,先锋营就是先大军而动,梁振业说机会难得,来不及向幽州本营汇报,这便有了借口说辞。而左帅病好之后,见大军已经舍弃了西平郡,驻扎在幽州,心中就已经明白梁振业等人的处境堪忧。郑魏两人擅作主张更加可恨,而梁振业居然还能够夺回雁门关,实在是意外之喜。因此褒奖还来不及呢,更不提训斥了。
对于凌霄、李宛二人的拖延归队,只是让写了份呈报,并没有降罪,反而任由他们留在了雁门关。幽州本营送来嘉奖令的同时,还带来了粮草酒肉,犒赏先锋营。
送来酒肉的是韩青和孟昌。孟昌告诉众人,左帅决定于除夕当天率大军亲来雁门关犒军督阵。原来,郑涛等人听到雁门关已经夺回,并且突厥退兵,便希望乘胜追击,好建战功。要说这些人脸皮也真厚,先前孤立先锋营,一但人家打了胜仗,又各个叫嚣着应趁胜追击。似乎都忘记了之前那份荒唐的军令和蹩脚的圈套了。
不过这也好理解。以郑涛为首的一干青年世家子弟,素来都是凭借祖上的荫蔽,从来没有自己的一寸半功,自然不甘。而初上战场的小将,也都盼着一战成名,早日建立战功,尤其是看到先锋营梁振业、李宛、凌霄等人都和自己一样年轻,已经夺回要塞立了大功,怎能不眼馋。所以全军上下请战的呼声越来越高。
不过梁振业和李宛已经将目前情形和突厥这几日射来的战书呈报给了左帅,道明了颉利王的言和之意。以目前的状况来看,若想打败颉利王,并非难事,然而目前颉利王的人马有所折损,但主力还在,若想全部歼灭,也是难事。歼灭颉利王部,对他们并没有什么意义。本朝对突厥的态度一般多为驱赶,若能立下和约,停战休息,于国计民生再好不过。况且突厥自己现在也四分五裂,他们几个汗王之间如果互相较力相斗,势力互相牵扯,自然无暇进犯中原。而国库空虚实在禁不起长久战争也是事实,当今之计若能以合盟谈判化解大战,实为上上之选。
婉贞将这些意思呈报上去,左帅回信也表示赞同,遂向朝中请示。是战是和,听凭圣断。不出数日,左帅就将带领大军来到雁门关,准备最后的决战或是谈判。
在一片忙碌纷杂中,婉贞第一次在军中过了新年。白天,还带人抢修因奇袭时毁坏的民房、分发救济粮草、药品,疏通水渠等等。经过询问,才得知,当初突厥攻入城中就是挖通了一条古老的排水渠。天寒地冻加上年久失修,这条本已让城内的人遗忘的排水渠,突厥人连续挖了两个月,与城外的地道相连,便趁着夜色平地里冒出,一招得手。所以,水渠的事情婉贞也不敢大意,特派人去看守。
晚上,大军城外安扎,篝火丛生,喧哗一片。左帅特令犒赏,年夜饭丰盛,众将大口喝酒大块吃肉,豪气冲天。婉贞也感到平生从未有过的壮怀快慰,与众人一起饮酒高歌,纵声谈笑。
马天赐拎着一壶酒坐在婉贞的旁边,笑道:“李大哥,听说那首歌是你写的!嘿,写得好,我现在听着,觉得可应景了!”
婉贞一怔,侧耳聆听,火堆旁,众人唱得却是那首《蓦山溪》。
深秋澄霁,烟淡霜天晓。
翠岘峻摩穹,有碧涧清溪缭绕。
鸣弦多暇,乘兴约登临,听水乐、玩丰碑,遐想东坡老。
当年叔子,何事伤怀抱。
名与此山俱,叹无闻,真可笑。
吾侪勋业,要使列云台。擒颉利,斩楼兰,混一车书道。
……
吾侪勋业,要使列云台。擒颉利,斩楼兰,混一车书道!
马天赐也跟着哼了起来,又笑道:“我们两次抓住颉利王,大概这就是一语成谶吧!”
婉贞也笑了,她看了看一旁正在陪左帅喝酒的梁振业,道:“这句的功劳可不是我的,别算在我头上。”
“哎,那这歌是谁写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