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替父(1 / 2)
刚解决了“四凶族”和雷泽蛟龙之患,黄河水患又向舜发难。
黄河水患自创世以来,几乎从未间断,历任华夏盟主在治理黄河水患上可谓煞费苦心。舜自然不例外。
舜进山寻始祖小朵和百灵凤而不可得,无奈黄河水患猖獗,只好返回王宫。不曾想此时的小朵和百灵凤已经辗转至黄河龙门一带,这里是黄河水患最严重的地方,也就是龙门巨石的阻隔,才造成水患的严重xing。
然而,没有人知道,龙门巨石不是天然形成的,虽然之前龙门之地也曾淤积,造成水患,然而并没有今天这般严重。只有小朵和百灵凤知晓,龙门巨石是龙门水怪所为,这龙门水怪便是丹朱邪灵所化,在丹朱被舜降服后,丹朱邪灵和四凶族邪灵脱离丹朱和四大帝王之后的肉身,来到龙门一带,附在龙门河神的肉身上,兴风作浪,为非作歹,变本加厉。
其实早在尧时代,龙门河神就曾因供奉问题发怒,致使龙门淤积,引发水患。当时,尧便任命鲧为官治理黄河水患。然鲧非但没有察觉到河神之怒,不仅没有加以供奉,更偷来玉帝圣土“息壤”挡水,玉帝得知,大怒,命火神将鲧治罪烧死。
此时,舜已当权。面对鲧“水来土挡”的治理政策,舜摇摇头,无奈之下,只好答应鲧的请求,那便是只要鲧能举荐一位能人,治理黄河水患,便不株连鲧一族。鲧老泪纵横,不想自己治水九年,非但没有成功,反而愈演愈烈,至今洪水泛滥,一发不可收拾。这一切的罪过,鲧愿一人承担,只是不愿累及家人,于是,当ri舜在黄河龙门刑台祭天行刑,在火神行刑之前,鲧将儿子禹招致身旁,千叮咛万嘱咐,为了家族的安危,为了黄河百姓,禹一定要继承父愿,专心治水。禹看着老泪纵横的父亲。点头应允,他握着父亲的手,请求火神放过鲧一命。火神摇摇头,“这是玉帝之命,小神也无能为力。”于是命令侍卫将禹拉开,奉命烧死鲧。鲧治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九年来虽毫无进展,但从不怠慢,为民之心,天地可鉴,所以,大伙焚烧整整一天一夜,最后才被禹的眼泪熄灭。
“想不到,禹是大孝之人,连天地都为他的孝心所感,他的眼泪竟生生将这熊熊烈火熄灭。难能可贵啊。”隐身龙门巨石后的小朵对百灵凤说。
“是啊,如若禹真能治理这黄河水患,可谓德才兼备了。”百灵凤也点头说道。看完行刑,小朵和百灵凤悄然离去。他们也是一介凡人,除了原本的武功了得和诸神有些关系之外,也并不能为所yu为,不能凭一己之力解决这黄河水患,所以,他们只好来到龙门等待,等待一位能人的出现,看能否助其一臂之力。他们不知道,禹是不是他们要等的人。
行刑之后,禹将父亲鲧的骨灰撒如他生前为之奋斗的黄河水中。跟随舜回王宫。舜坐在王座上,端详着大殿上这位挺拔的年轻人,他不知道这个临危受命的年轻人能否担此重任,也不知道他是否比他的父亲强一点,至少保住他的家族。于是,舜终于开口了,“黄河水患,卿有何良策?”舜试探地问禹。
禹对舜行了君臣之礼说,“家父治水九年,未能成功,以臣之见,皆因治标而不治本,水来土挡,水不曾减少,而土加赠,抬高龙门河床,此乃祸患也。依臣之计,标本兼治,方可治水。”
短短数语,已让舜及大殿上众臣啧啧称道。
“爱卿所言合情合理,然黄河水患数千年来,多少能人志士立志治理,尤未能治,可见治水绝非说说了事。”舜虽然对禹的初见大加赞赏,然他也知道,治水非一般的重任,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
“臣明白。所以,臣请大王准许臣安家龙门,查探水患,寻求治水良策。臣特向大王请求,在臣外出龙门期间,保我家族人xing命安全,臣定当全力治水,报大王不杀之恩。若臣治水不力,全凭大王发落。”禹知道舜不是想听他说说而已,而是希望他早点行动,治了水患,还华夏百姓一个安稳。所以不等舜下令,自己就先主动请命。
舜看禹见识过人,忠孝可表,当即答应了禹的请求,保住禹一家族。
其实,禹尚未婚配,父亲鲧死后,家中只有老母亲和一个妹妹。禹将老母亲和妹妹托付给族人后,轻装前往龙门。
禹来到龙门巨石附近准备搭个家,却发现巨石附近已经有一户人家住下。禹大为好奇,放下手中的活,随即登门拜访。
轻叩柴扉,一位青年人开了门,此人正是小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