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筹集粮饷(1 / 2)
第103章 筹集粮饷
2017-05-15 作者: 郝高刘丁
第103章 筹集粮饷
崇祯帝对待祖大寿真是奈何不得,杀了他,会引来军队哗变,不杀他,一天跟我俩爆楞的刺儿头一个,不好弹弄。
崇祯接到锦州祖大寿的来信,看着信,心里甭提多窝火了,每年给辽东拨款不下千万银帛,怎么还说粮食吃紧,军饷欠缺,这是怎么搞的,合着我养你祖大寿就是当败家子养的哈!
不过也不能不管,毕竟辽东地区还是自己的领土,不能让满洲人侵蚀,怎么管呢?给拨款国库没钱,自己有两钱还得养老,看来羊毛出自羊身上,把大头儿摊在百姓身上。
崇祯下令户部拟草新的公告,在‘三响’的基础上来个超级税,把这些钱用在辽东得了。
公告传遍大江南北黄河两岸,硬是在税上加税,税上生税,老百姓哪有那么多钱,去哪弄去啊?老实人也会被逼疯的,官逼民反不得不反。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突出表现在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在腐朽的封建地主阶级压榨下,全国各地反抗斗争层出不穷,土地贫瘠,生产落后,赋税和徭役严重,加之连年发生灾荒,农民生活比其他地区更为困苦,阶级矛盾尖锐。这一地区又是蒙、汉、****杂居地区,是激烈的民族斗争场所,各族人民与
明朝统治者矛盾很深。因此,各地区酝酿和爆发农民起义多如牛毛,小股的几千人,大股的几万几十万,见官就杀,见官就宰。整个中原大地陷入水与火的洗礼,如同人间地狱一般。
那么在这些农民起义军当中人数最多的,规模最大的,号召力最强的有两支。一支是号称‘闯王’的李自成,另一个是号称‘大德王’的张献忠。
两大股义军声势浩大,辗转大半个中国,人说多达百万,明军一见到这两支势力根本不敢交手,跑的必兔子还快。
这里暂时不做细表,到后文《会战一片石》里再做详细介绍此二人。
朝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抽到价值百万两银子的粮食,这点钱粮还是差点,崇祯把小头儿放在群臣身上。
崇祯总想在大臣身上卡点油,他知道这帮大臣一个比一个有钱,看平常人莫狗样的,点头哈腰,不笑不说话,还跟我苦穷。
打定主意,崇祯把群臣召急过来,把问题的重要性跟大家说了,现在辽东吃紧,国库紧张粮食空,我想众爱卿都是爱国之士,国家危难匹夫有责,爱卿们可以伸出援助之手,自己少吃一口少喝一口,少泡娘们儿,把省下的钱捐给国家,不知怎么样呀!
群臣一听这话谁也没之声,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头一个回答。这是管我们要小钱啊!那可不行,我们的钱虽然都是拿公家的钱,收个礼替人办个事找个工作,要么包个工程搂点钱,其他的也没来钱道,哪有富裕钱给你啊,所有大家默不作声。
崇祯连问三遍怎么没人回答,气的他没有说话,只是用眼睛严厉地瞪着群臣,那眼神像要射出火花一般!有的大臣羞愧地低下了头,不敢看崇祯。
崇祯真想跳下台去,拿起龙悬宝剑将这帮大臣们全部砍死,这才出气。
为啥崇祯一个劲的杀大臣,原因是在他接收的文官队伍是魏忠贤时代遗留下来的,沉渣泛起,良莠不齐.如何从这支队伍中提拔挑选出真正贤能之人,是个棘手的大问题;另一个原因就是他即位时国家正处于险恶形势之中,内忧外患、天灾人祸,蜂拥并至,兵变民变迭相交起,内战外战轮番进行,在这样的情况下,崇祯对这些大臣们没有安全感,所有经常杀大臣。
崇祯半天不语,冷不丁一个拍案而起,走下台阶看到一个大臣,停止脚步。
“你是叫李克弱吗?”
“正是微臣……”
“你是是几品官员?”
“回陛下,臣乃是二品兵部左侍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