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御驾亲征(1 / 2)

加入书签

第126章 御驾亲征

2017-05-27 作者: 郝高刘丁

第126章 御驾亲征

盛京(沈阳)距离锦州七百多里地,快马急行也得四五天,皇太极心里早就飞到锦州,恨不得掐诀念咒肋生双翅一下酒到。

他害怕在行进几天之内前线发生变化,一旦发生变化即便很快到锦州也是无济于事。

皇太极心里暗自祷告,在祷告上得胜了,战事也得胜;在祷告中思想混乱,打仗也必是失败的,望老天保佑爱新觉罗氏的江山社稷。

人得病就怕着急上火,皇太极也是人不是神,在马上颠簸不止,外带病情没好利索,顺着鼻孔流血,血流的哗哗地,根本止不住。

有人就给出主意,拿碗接着,皇太极一边骑马行陆,一面用手托碗接鼻血。

皇太极一边骑马一边用碗接,悠闲着看着血一滴滴掉在碗里,边走边端碗,好不自在。

不一会,一碗接满了,又拿一个碗。过了一会这个又接满了,再拿一个碗...只怨我大清碗多,流出的血没有谁可以之比较。

实在舍不得倒,皇太极看着那一碗又一碗的血,心里好不畅快。终于到了,皇太极数了数,一共接了几十碗。仔细清点,写入了大清国史书,从此流芳百世。

写到这,我一直对这位老兄表示佩服,换个谁都得休息止血,可人家不管那么多,估计皇太极血厚,要么他身后跟个治疗职业,一直给他加血。

史载:“上行急,鼻衄不止,承以椀(碗)”,意思是鼻子流血不止,只好用椀(碗)接着。

史书里面讲到皇太极出征时候流鼻血不止,平常人就那个毛巾塞着了,他偏要自己一路用碗接住,还接了好几十碗……那么他拿接起来的血干什么,虽然说不要为了不动摇军心,但是你拿个毛巾塞着总比你用碗接着合逻辑,人病倒一定程度肯定是蒙圈了,皇太极也不例外。

一路无话,这一日到了锦州东北处大齐屯,距离锦州城大约十五里地,把大营安扎好,临时开了个碰头会,讨论一下应当如何对付明军。

大家一致认为马上出兵救援多尔衮他们,就在此时,济尔哈朗来见。

皇太极一听的济尔哈朗求见,乐的非常高兴,好久没见甚是有些想念。

济尔哈朗等人已经得知皇太极御驾亲征,现驻扎大齐村。马上前来拜见。

二人一见面高兴得不得了,别看皇太极现在的万岁陛下,可面对爱臣济尔哈朗就爱开玩笑,一拳头击打在济尔哈朗的肩头,拉住他的手坐下。

“御弟,怎么样,前方战事吃紧可还顶得住?”

“不行啊,现在洪承畴率大军十三万来袭,后面又有锦州城里的三万明军,我们才四万兵力岂能应对?陛下若来迟一步,恐怕咱们哥们就见不了。”

不过济尔哈朗看到皇太极都没人模样了,黄焦焦的辫子散发出一股怪味,深陷的眼眶显示他已有几天没睡好,发干的嘴唇挤出一个凄惨的微笑,原本的红光满面早已被面如死灰所取代,皮肤黯淡无光,仿佛蒙上了一层灰。

以前何等威风的他,低下高昂的头颅,指甲深深的先进皮肤里,仿佛要抠出血来,连日的亏损流血已经彻底打败了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男人。

济尔哈朗心疼啊!心疼这位一国之君,没办法,如果皇上不来,恐怕围困锦州的计划会彻底失败。

济尔哈朗接着又问:“陛下,据我现在了解,洪承畴已经把军队部署在松山一带,连营挨着连营,帐篷挨着帐篷,我们即便是十万大军也很难推翻明军在松山的大营。”

皇太极默不作声,心里一个劲儿的在想,这么多明军一天得消耗多少担粮草。要是我与明军长期耗下去,我军岂不不战自乱吗!后果会很可怕的呢!

突然,皇太极想起一个历史典故《官渡之战》。

提到三国时期的********中的一场恐怕读者们全都知道。

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的;

这场战役是中原北方两大巨头的发生的战争。

建安四年,袁绍挑选精兵10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袁绍初战失利,锐气受挫,改分兵进击为结营紧逼,两军对垒于官渡,相持数月。

其间曹操因兵疲粮缺,一度欲回守许昌(今河南许昌东)。谋士荀彧认为,曹军以弱敌强,此时退兵必为所乘;反之,袁军轻敌,内部不和,相持既久必将有变,正可出奇制胜。

曹操纳其言,派兵袭烧袁军粮车;又亲率精锐5000奔袭袁军乌巢(今河南境)粮屯,全歼袁军,烧毁全部囤粮。

消息传来,袁绍所部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投降。曹操乘机全线出击,歼敌7万余,袁绍父子仅率800余骑北逃。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袁绍则从此一蹶不振。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有名战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