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新战法(2 / 2)
“那个,你说咱们不靠主力部队,能不能从敌人手中抢几个村子?”小全嗫嚅着,他也觉得这个问题似乎并不用孟有田回答,所以才很不好意思。
孟有田诧异地看了小全一眼,光靠地方部队,别说解放敌占区的村子,就是保住现有的地盘都非常吃力,他不明白小全为何会提出如此幼稚的问题。
“这个,唉,看着敌占区百姓的生活,我就难受。”小全叹了口气,解释道:“我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想着你主意多,或许有办法。”
孟有田挠了挠头,他并不全相信小全说的理由,但总得对好朋友有个明确的交代吧!
“要是说用武力解放,别说咱们了,就是正规部队也不敢轻易照量。”孟有田停下了脚步,在路旁的一个木墩子上坐了下来,思索着说道:“力量不足,即便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占领了一个或几个村子,等敌人调集兵力反攻,又会退出来。如果形成拉锯战,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是啊,占领容易,守住难。”小全苦笑着点了点头。
“用强硬的军事手段肯定不行,但也不是说就一点办法也没有。”孟有田思索着说道:“比如敌占区边缘的村子,象黄村、小屯、何家村这样的,如果能下大力气准备筹划,还是有可能把敌人挤走的。”
小全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喜,急着问道:“怎么挤?有田哥,你快说说。”
孟有田示意小全坐下,缓缓说道:“你也看到了,敌人的这次扫荡其实更象蚕食,他们想在根据地内扎下钉子,然后一步一步地前进。但他们为什么没牢固地守住呢,原因就是没有足够的老百姓供他们驱使,供他们吃喝。同样的道理,象黄村、小屯、何家村的据点,如果旁边村屯的百姓都跑光了,敌人的据点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还能长期维持下去吗?”
小全的眉头皱了起来,试探着问道:“有田哥,你是说把敌占区村子的群众都迁走?这,这能行吗?”
“能行不能行,这是一个办法。”孟有田停顿了一下,说道:“困难是有,但可以一个个地解决。游击队可以慑服村里的伪政权,甚至可以安插咱们的干部;村里可以广挖地道,秘密训练民兵,秘密准备迁移的渠道,根据地也要准备接纳这些群众的物资住房。等条件成熟,出动人马,结合地雷、地道封锁住敌人据点,把老百姓呼啦一下全迁出来。村里没有了群众,敌人据点失去了物资的来源,能挺到什么时候?”
小全看了孟有田一眼,这是个办法,但显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准备齐全的。特别是老百姓,虽然是短时间的,但他们愿意丢弃家园?有那种鬼子不走就不回家的坚定决心吗?
“如果老百姓宁肯受鬼子的杀戮和欺侮,也不愿意离开家,也不愿意丢弃那些坛坛罐罐,那你就不必太操心了。”孟有田站起了身,充满感慨地摇了摇头,意味深长地说道:“你可怜他们,但他们未必会体谅你的心思。就说咱们根据地这几个村的老百姓吧,你别看古〖书〗记啥也没说,我估摸着躲藏起来的老百姓已经有很大怨言了。肯定有闹着要回家的,把自己往鬼子刀头送,这些人哪——算了,不说了。”
小全抿紧了嘴巴,好半晌才长长地叹了口气,默默起身跟着孟有田向村子里走去。
尽管困难重重,尽管要hua费极大的力气,但孟有田所说的并不是异想天开,也不是敷衍小全的胡说八道。围困战。就是对敌人的据点和碉堡实行封锁,把敌人围困在据点和碉堡里,或者把附近村子的百姓全部迁走,使敌人没吃没喝、走投无路,最后将其挤跑、赶跑或歼灭。
而抗日战争中最为典型的一个战例便是沁源围困战。在这场历时两年半的围困战中,沁源抗日军民开展了空室清野大行动,把水井填死、碾磨炸毁、粮食运走,隐匿到深山老林与敌周旋,使日军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
敌人占领沁源县城后,见不到人,吃不上饭,喝不上水,一切供应全靠外地。一部分正规部队和游击队又密切配合,到处截击,袭击敌人的运输队,而民兵等地方武装则在城关和各个道口埋设地雷一万五千多颗,使敌人抢粮扑人的行动每每无功而返。最后在付出惨重代价后,敌人无可奈何地退出了空城沁源。
简单描述沁源围困战只需要寥寥数十字,其中的艰辛却很少为外人所知。但沁源百姓在深山老林中艰难度日,还能抱着“不打跑鬼子不回家”的坚定决心,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种精神和意志才是战胜敌人的最强大的武器。
而孟有田在小全的追问下,把围困战的大致想法说了出来,但他并没有对此抱太大的希望。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一个相当复杂,需要综合各方面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办法。最使他没有信心的还是老百姓的心态,对此,孟有田没有多说,但意思已经对小全说得很清楚了。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