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 【以有备战无防】(1 / 2)

加入书签

京师督军胡同的督办军务处换了大清帝国国防军总参谋部的招牌,在1896年5月还是个纸糊的衙门,也就是装门面的招牌而已。

杨格每天早上在衙门里处理公文两个小时,然后就打道回府,真正的总参谋部职能还未展开,关要的机务在自家宅子的前院就能完成。而随着边境零星武装冲突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他更多的时候是移到内院的书房办公,他觉得在那里更能集中精神思考战争的问题。这是一个奇怪又矛盾的现象,前院是军人扎堆,后院是女人扎堆,杨某人这是在考验自己的精神力吧?

世界列强关注或者忽视的三国演义,越来越向杨格预料的方向发展,当然,也有出乎意料之外的。那是皇帝在文华殿“亲切会见”了日本国驻清公使代办林董,陆军部尚书荣禄速度飞快的交给参谋总长一份名单,名单罗列了三十一人,由朝廷出银子公派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军事。

在培养满族军事人才的事情上,皇帝和荣禄同样的急迫,总算是走到一起来了。而皇帝如今的斗争对象不是又去了颐和园过夏天的太后老佛爷,而是在南河沿宅子里操纵三军的杨某人。

哼哼,对付我?得!来吧,咱过过招儿。

杨格爽快的在名单上签了字。

慈禧发动后党们弄来的三百万两银子,一个子儿不少的落入了参谋总长手里。这笔钱的到手的同时,皇帝要求半年内给两个师的禁卫军弄到7公厘口径的、改进型的88年式步枪,其实就是96年式步枪。既然钱都送到兜里了,那就用呗!德国机械工程师其实应该成为枪械工程师已经看到96式,虽然出于不同的战术理念(很怀疑工程师有没有战术意识)和清德两国越来越友好的关系,科勒没有对96式步枪提出批评,当然也没有夸赞这条明显是剽窃了大多数88年式步枪设计的东西,但是,科勒本人认为实枪可用。

图纸无需修改,只需搭船送到德国即可制造,以德国六大家轻武器生产厂的产能,三十万条步枪只需三个月就能完成,还是在保障德军装备需要的基础上。那么,在8月间,杨格就可望得到三万到五万支步枪和一千万子弹的补给,加上天津机器局、金陵机器局和江南机器局三家提供的一万支步枪和最少三百万发子弹(是在冲抵外购军械款和实际投资的过程中挪用部分,用于天津机器局产能扩大的基础上)。以此换装第一、第二军的装备,替下的军械装备垦屯兵团。到了9月之后德国送来的军械,才逐步装备禁卫军。

如此一来,屯垦兵团在秋收的集训之后,随时可以编组为三个**旅,合计兵力为一万四千余人。也就是说,在解决远东俄军威胁的同时,杨格手里有了应对朝鲜方向威胁的能力,甚至于可以考虑在适当的时候在鸭绿江边来那么一下子。当然,这要看俄国人和日本人是不是听话了。

对俄作战,胜券在握,对此,杨格没有丝毫的怀疑。

看看墙上的地图,胜利已经被杨格标注到了海参崴外围二十里范围之内。若非顾忌海参崴四周炮台的重型火炮威力,恐怕就直接将“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名称彻底的换回“海参崴”三个字了。

俄国在远东的四万两千多名陆军和一千九百多名水兵队,分属滨海军区、阿穆尔军区和外贝加尔军区,这些力量与在海参崴、庙街和海兰泡的江河舰队、近海巡逻舰队合计旧式巡洋舰4艘、江河炮舰6艘、布雷(扫雷)艇两艘、鱼雷艇十一艘的水上力量,统一接受海军中将阿列克谢耶夫指挥。这些军队中,有大约九千名是海参崴要塞守备部队,另有三千多人的工程部队协助铁路修筑,真正能够调动作战的只有三万人。就这么三万人,还分散的部署在从赤塔到海参崴几千里的漫长国境线上。

老毛子调集这些兵力于主作战方向(估计是海兰泡和伯力)就需要花费一个半月的时间,那么,预计大规模的边境冲突将在7月底、8月初爆发。这很符合杨格的需要,此时清俄交恶,打打就算了嘛,给老毛子一个强硬的、有能力挫败其满洲野心的印象就得啦!真要酿成长期的、全面的战争,那才是杨某人没本事、不配担任参谋总长的表现。边境战争打一个月,九月底十月初,黑龙江流域就要降温降雪啦,双方军队作战将大为不便,再打下去,鹅毛大雪铺天盖地,江河结冰封冻,俄国人更无法发挥舰船优势,战争就只能结束。当然,这是在中**队只守不攻的前提下。

事实上,杨格不打算防御,以第九旅为主、第十二旅为辅,以钳形态势向海参崴攻击前进才是正道。

之前嘛,11旅得在江东六十四屯和海兰泡闹出大动静来,力争让老毛子在伯力以西的兵力全数集中到此后转入防御。以骑马步兵为主的第十旅德英阿部将严密监视赤塔敌军动向,赤塔的一个不满员俄军师敢于向海兰泡增援的话,德英阿就必须坚决果断的向赤塔、乌兰乌德进击。

拳头打出去,还得收回来。

要避免全面战争,就得主动示好,帮助外交缔结一个公平的《清俄共同防御条约》,关外的建设,大清国的改变,需要十年的稳定时间,需要俄国人把野心从满洲收起来,全部放到朝鲜去。

嗯,反正是打疼了老毛子,再来谈联合修筑铁路,利用旅顺军港的事儿也不迟。

门外传来立正的声音,杨格举目一看,荫昌在门口略站了一下脚算作立正见礼,举步进门,径直坐在书案对面的椅子上。

“午楼兄来的正好,看看这份名单。”

荫昌接过公派赴日学军事的名单一看,微微摇头道:“此名单说明两件事儿。”

“还请赐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