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再交锋(1 / 2)
军队搬迁还好说,只需要带足行军所用粮食,然后背上一卷铺盖和武器便可直接离开。
可是产业想要转移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乡勇队在淮北经营近十年,旗下产业可是价值极为惊人,深入淮北地区方方面面,一举一动都影响巨大。
之前近一年时间里,留守淮北的乡勇队后勤人马都在秘密,处理那些固定田产和商业店铺,接盘的人不是乡勇队出身乡绅就是与乡勇队关系紧密的地方实力派,在没有闹出太大动静的情况下筹集大笔银钱。
不小心不行啊,作为淮北最大乡绅地主集团背后支持的势力,留守淮北的乡勇队后勤人员的一举一动都倍受关注,稍一不慎便可能引起淮北地区经济动荡。
眼下吴可又不是两江总督,万一动静闹得太大引起两江总督衙门和安徽巡抚衙门的不满就有点得不偿失了,在这乱世当中很多事情真的很不保险,谁也难以保证不会有眼红之辈暗地里下狠手抢掠,就像湘军之前所做那般。
当然就是冲着私人感情方面,乡勇队也不愿引起淮北地区经济出现动荡,怎么说淮北能有眼下风光局面,都是乡勇队筚路蓝缕一手一脚开创出来的,投入其中的感情可不是开玩笑的,就是吴可想要闹出大动静来,底下弟兄也不会情愿的。
一年时间的暗中筹备,已经足够留守淮北的乡勇队后勤人马,将手头所有商铺以及小块田地全部出手,只保留几处万亩以上大田庄,作为乡勇队的粮食保障,总共筹集白银五百多万两!
这么大资金量流动,其实淮北很多有心人都有察觉,但乡勇队势力实在太过强大,就算某些势力想要分一杯羹也只得老老实实掏出真金白银,想要打什么歪主意最后倒霉的铁定还是他们自己。
安徽巡抚衙门自然有所察觉,不过碍于乡勇队的实力和面子,加上乡勇队行事小心又没有引起太大波澜,所以巡抚衙门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尽管上至巡抚翁同书下至衙门里的官吏无不眼馋得紧,却也只能眼馋而已。
随着直属乡勇队大量产业的秘密抛售,留守淮北的后勤人手也一**扮成商队离开,前往广州听候最高首领吴可的的调遣。
可就是如此,淮北还有不少乡勇队直属产业根本无法短期脱手,比如与淮北各地实力派人物合开的工厂,以及本就出身乡勇队并成功转型地方乡绅土豪的家伙,与乡勇队联合开办的近代化工厂企业。
最最重要的是,吴可当初花费极大心力和资金建立的简陋军工体系,包含火药厂,手榴,弹厂以及子弹组装工厂等等一系列与军工相关工厂,想要集体搬迁可不是一个短期可以完成的小项目。
眼下乡勇队与湘军彻底交恶,吴可存心隔应曾国藩,便让留守淮北的后勤人员大张旗鼓行动起来,声势浩大的拆御机械准备搬迁一系列军工厂。
乡勇队在淮北的动作,一下子吸引整个两江关注。
吴可在两江之地经营日久,通过实实在在的政绩和军功建立起的威望可不是开玩笑的,加上乡勇队在淮北的势力极为庞大,一举一动都能影响周边地区的经济和局势稳定,自然极受两江各方势力的关注和重视。
湘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们没想到两江总督吴可竟然做得这么绝,竟然连多年经营的基业也舍得放弃,打算在两广之地重新开始?
乡勇队在淮北建设的简陋军工体系,虽然解决不了洋枪洋炮的制造,还需要向洋人采购,但是一些简单的枪械以及火炮构件都能自产,而且质量一点都不比洋人的差,价格那更是廉价得让人不敢置信。
更不要说淮北子弹组装工厂,可是整个南方清军最重要的弹药来源!
无论是枪炮零部件工厂,还是火药以及子弹工厂,可都是湘军垂涎三尺的产业,不说其强悍的吸金能力,单单对后勤部门的巨大帮助还有能省去的巨额军费,就足以让湘军一干大佬想入非非。
曾国藩自从当上两江总督以来,一干湘军大佬便没少在他耳边念叨,希望找个机会将淮北的几家关系军机要务的工厂收归湘军掌握,其间也没少派出人手向这些工厂探视摸底,其意不言而明。
曾国藩可不愿彻底与两广总督吴可闹翻,尽管湘军一干将领极力要求,但他一直都没有明确答应或者说不答应,态度含糊任由湘军一干大佬施为,只要不做得太过分就成。
此时湘军与两广总督吴可彻底交恶,双方各使手段极力恶心对方,湘军一干将领被吴可整得焦头烂额气愤不已之余,也不免心中窃喜认为机会来了,两广总督吴可这次被怒火冲昏了头脑,白白给了他们强行插手淮北军工厂的借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