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6章 让英国人对付英国人(1 / 2)

加入书签

原本时空里,在香江回归过程中,最能搅风搅雨,最能拖后腿的商业势力,非怡和这个自称“一直代表殖民地时代的香江”的老牌英资洋行莫属。

首先在1984年3月28日,正值香江前途问题谈判的关键阶段,怡和将公司的注册地从香江迁移到英属自治区百慕达,给香江的经济环境带来了剧烈的震荡。

等到1987年3月27日,怡和又开始玩起了股票的数字游戏,宣布1股送4股b股,b股面值为2角,仅相当于怡和a股面值的十分之一,但拥有与a股相同的投票权。

怡和发行b股的计划,立即在香江引起轩然大波。4日后,李半城旗下的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也有样学样,宣布发行b股。

这些大财团的动作,被理解为有“减持a股,增加b股,彻走资金”的意图,随即引起一些中小型上市公司的跟风计划,触发了股民抛售股票的浪潮。

在强烈的反对声中,长实与和黄在4月7日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自动取销发行b股的计划。

第二天,香江联合交易所和证监处发表联合声明,不准新b股挂牌。

于是,怡和的b股计划胎死腹中,但造成的恶劣影响却覆水难收。

但老奸巨猾的怡和,并没有就此放弃资本外逃的打算,只不过把整个计划分成几步走,让外界看起来不那么刺眼。

当时,整个怡和系的股票都属于香江第一上市,需要接受香江证券条例的监管,换而言之,香江是怡和的主要监管中心。

为了豁免香江证券条例的监管。怡和与香江的证监当局,展开了历时长达5年的激烈角力。

第一步就是在1990年5月,怡和宣布把伦敦做为第二上市。改用国际会计准则编制公司账项,并改用美元为计算单位。接着又先后在澳洲悉尼和新加坡上市。

第二步就是在1991年3月。怡和准备将第一上市地位从香江迁往伦敦,并申请在香江上市豁免。

为此,怡和建议香江为自己设立一种名为“纯买卖公司”的上市公司类别,只受海外的上市规则监管,但不受香江的上市规则、收购及合并守则,以及公司回购股份守则的约束。

同时怡和发出威胁,如果这个建议遭到拒绝,它将不惜取消在香江的上市地位。

去掉各种掩人耳目的花样。怡和的核心逻辑其实非常简单,也就是它在香江做生意,赚香江人的钱的同时,不接受香江的监管。

怡和的要求,当即引起香江舆论的强烈反应。

谁也不傻,一旦开了这个先例,将像之前发行b股计划那样,势必引得更多上市公司进行仿效,严重破坏香江市场的完整性,并对小股东造成不公。

到时候。香江真要变成一个空壳子了。

为了缓和社会舆论的压力,怡和承诺,在撤消香江第一上市地位后的三年内。继续遵守香江的收购及合并守则。

1992年9月7日,怡和控股在伦敦第一上市正式生效;翌日,香江成为怡和控股第二上市地区。

因为第二上市公司主要依赖第一上市当地监管者监管,所以香江的监管机构退居次席。

表面上看起来,怡和可以歇一歇了,整个事件以乎暂告一段落。

但在1994年3月24日,怡和迈出了最后一步,在怡和宣布迁册百慕达即将届满十周年之际,怡和控股发表了其在香江逾一个半世纪以来。最具震憾性的声明:决定从1994年12月31日起,终止怡和股票在香江的第二上市地位。撤离香江股市。

怡和这个声明再次对香江股市造成冲击,原本上升中的恒生指数。一度急跌400点。

就这样,在中国捞了100多年金的怡和,华丽丽地从香江跑掉了,留下了各种惶恐不安的一地鸡毛,但相关各方除了干瞧着,什么办法也没有。

对比怡和的这种所作所为和德行节操,唐焕口中所强调的“香江第一财团的责任”,其深层次的含义,不言自明。

怡和在他的掌控下,自然不可能再兴风作浪,给本来就异常复杂的香江局势火上添油,连累得普通人想过安生日子也不行了。

尤德上哪知道,唐焕心里还有这些弯弯绕绕。在他看来,既然英国政_府都在推行英国国有资产的私有化,那么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怡和,换了个资本雄厚的东家,未尝不可接受,只要继续保证它的英国属性,以及英国股东的权益,就算成功地亡羊补牢了。

至于西门.凯瑟克的四处奔走、上蹿下跳,其动力来源无非就是把怡和一直视为自己家族的祖业,不容外人染指罢了,眼界和格局太小。

不得不说,这就是政客和商人在思维出发点上的差异之处了,西门.凯瑟克可能还不明白,自己越是跑到尤德那里施加压力,就越是表露出自己在香江所能发挥作用的贬值。

既然气氛良好,谈的投机,那在车上的这段时间明显不够用了,于是,知道唐焕花费不到两个小时从宝岛飞到香江的尤德,毫不客气地跟随对方来到办公室,品茶论道,以趁热打铁地套一套交情。

关于怡和的情况,唐焕除了大原则之外,便以“具体情况还没来得及听取汇报”为由,避而不谈了。

尤德不以为意,因为他还有其它话题,想和唐焕沟通。

“据我所知,唐先生来香江投资,差不多有三四年了,不知道你对香江的未来发展,有什么希望呢?”尤德放下茶杯,话锋一转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